青龙场的补锅匠
□讲述人:朱文建(成都)
以前穷,什么都要补,补碗补盆补坛坛罐罐,补锅也是经常的事,就如补衣服一样。
成都青龙场只有一家补锅的,在正街和后街的丁字路口对面,没有门面,一扇不大的门,街沿比屋内高一截。平时就在屋里补锅,遇到补锅的人多,或是赶场天,就把补锅的行头搬到街沿上来。
补锅分为热补和冷补。冷补是在补缝上直接打钉钉,炒菜时不注意,一铲下去就会把钉钉铲松漏水。热补是用铁水敷上去,要牢靠得多。
青龙场的补锅是热补,补锅匠是个50多岁的老头,顶着红红的酒糟鼻子,脸膛泛红,大概是成天对着烟火被熏红了的。
一到赶场天,来补锅的人沿街边排成一长串,用背篼背了锅来,一个个都焦急地等着,补了锅还要赶回去煮饭哩。
有的人锅烟子很厚都没刮就拿来了,糊得一身黑灰。老头眼皮都不搭就不客气地说,把锅烟子刮了来嘛,太懒了嘛!
老头急人所急,忙得颗子汗直冒。一只铁皮糊的小炉子,里面架起焦炭,风箱“呼哧呼哧”吹得火苗一闪一闪地发蓝。
老头坐在炉子跟前,炉子里放两只小铁碗,旁边放着一个铁锤和几块铁锅碎片,把敲碎的小铁片放进碗里,一会儿就化成了水。
老头先把铁锅要补的部位敲打干净,右手摊一块像很小的毡帽一样的黑不溜秋的小碗,左手操起铁钳,夹起炉子里的铁碗,把铁水倒进毡碗里。右手不停地旋转晃动,铁水滚成一个小圆球,然后使劲朝铁锅上按去,一阵“哧哧”声,青烟和着油烟腾空而起。
待铁水贴牢,又拿一块浸了油的棉团,在锅的内壁紧压打磨,油烟直冒,将棉团都烧燃了。一口吹熄火,再按一下,锅儿就补好了。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一次,家里的锅漏了,母亲喊我去补。我用背篼背去,排很长的队。看着老头动作娴熟地补锅,看着红红的铁水贴在锅上,我觉得很神奇。
特别是晃铁水的那小毡帽一样的东西怎么就不燃,装得住铁水?后来才明白,那一定是石棉碗子。补锅是按疤疤算的,补一个疤一角多钱,只能补一条小缝或一个小洞,烂得多就要多补几下,照疤疤收钱。一般要补上两三个,有的要补七八个,可见当时补锅匠的收入也不少。
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老头的儿子就打下手。先把要补的地方清理了,又帮着化铁水,老头只管一遍遍倒铁水,一遍遍地补,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也不知从哪时起,补锅的活儿就不那么勤了,老头很少补锅。也许是人们不再补锅,锅儿烂了直接买新的。
我从街上经过时,偶尔还看到补锅匠坐在街边晒太阳,鼻头依然是红红的不见消褪。再后来,连这补锅的老头也不见了,青龙场的补锅匠从此消失。
新闻推荐
成都创意产业增加值 2022年将超2600亿元 重点发展七大创意经济产业
昨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统筹城乡和农业委员会、市商务委、市旅游局、市文化体制改革和...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