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书香绕乡邦 记者探访“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听两位大家捐赠2万余册珍贵古籍的背后故事
经过精心筹备的“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已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亮相。“二李”文库里收录了李劼人、李一氓捐赠给图书馆的珍贵古籍共2万余册。其中包括李劼人捐赠的1.6万余册线装古籍和5000余册平装书,以及李一氓先后两次捐赠的珍贵古籍3000余册。书香满溢的“二李”展亮点与意义从何寻觅?昨日,记者走进“二李”展现场探访。
在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何光伦看来,此次展出也是向两位先贤致敬,两位大家都出生于成都,痴爱读书,热心收藏,更可贵的是,他们都选择捐赠自己珍贵的藏书,用行动彰显成都厚积千年的文化温度,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诠释了天府文化友善公益的内涵。
李劼人、李一氓两位出生于成都的大家藏书颇丰,均将藏书捐赠给图书馆。此次四川省图书馆展览采用的是文库加展览的模式,建立文库利于研究者使用和学术研究,在文库外则设置公共展览部分,从文库中精选200余册集中展出。李一氓藏书中不乏绝品、孤品,所藏图书全部保存得十分完好,书籍的标签、吊签等都由他亲笔撰写,有一些还有专门的函套。他还邀请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题跋。
记者发现在展览的书中,《花间集》占据不少位置,不仅有不同时期的版本甚至他自己的校注本,还有一个专门存放《花间集》的红棕色的匣子。据了解,李一氓赠书中,包括以明清为主到现当代时期的26种不同版本的《花间集》,可谓如今最全版本收藏。
李劼人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学大家,他的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巴蜀风情以及民俗特征的精细描写。巴金曾评价李劼人的作品:“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笔下。”这个特点也反映在他的藏书中,四川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嘉陵研究李劼人多年,他告诉记者:“李劼人向四川省图书馆捐赠的2万多册藏书,其中大部分都是研究成都地方文化的古代典籍。”
“典藏菱窠承百世,书写川西传千秋。云烟不曾过眼去,留得书香绕乡邦。”在展览入口处,一副对联展现主人公的文学成就与传世精神。“二李”展开展之时,李劼人与李一氓的家人代表也专程赶来,通过他们的讲述,为公众还原两人的藏书经历。
李劼人外孙女李诗华回忆说,外祖父一生爱书,即使在不富裕的情况下,仍不舍这一嗜好。王嘉陵告诉记者,李劼人重病之时,给妻子交代了一句:“都捐赠给国家吧。”身后,他的夫人和子女坚决执行了他的愿望。“可以看出,他的收藏书籍并不是单纯为藏而藏,而是将这些书捐赠出来为社会所用。”王嘉陵说。
而在李一氓亲笔撰写的《一氓回忆录》中,他这样谈到自己的捐赠:“我的这点东西,现在对于我真是云烟过眼了。但它们依然是云,依然是烟,仍然在北京和成都悠悠而光彩地飘浮。我祝福它们的存在。”
接受记者采访时,何光伦表示,通过展览的形式,“二李”捐赠的珍贵古籍的价值被唤醒。何光伦介绍,“二李”捐赠的珍贵古籍,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存放在库房之中,不为世人所熟知。“‘二李\’值得人们钦佩的,还有他们无私地将毕生所藏倾囊相授,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用行动彰显了成都厚积千年文化的温度,诠释了天府文化友善公益内涵。”
本报记者 李雪艳 摄影 谢明刚
新闻推荐
他们是新时代好少年 四川省暨成都市2018年第一季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举行
昨日,四川省暨成都市2018年第一季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举行,省、市“新时代”好少年获奖...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