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60年的达城婚礼变迁史 由简至繁 对婚姻都有最美的期望
“嫁给爱情”“执最爱人的手共度余生”是每对新人对于婚姻的最美期望。
婚礼自古都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古时的坐花轿、拜天地,到现在的车队迎亲、酒店宴客、亲戚朋友闹新房,婚礼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年轻人对于婚礼有了更多选择,空中婚礼、海底婚礼、旅行结婚……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表达方式,演绎着不一样的爱情故事,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幸福。对此,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的市民,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改革开放前
上世纪60年代:
两床铺盖 卷成一家人
出生于40年代的何婆婆家住达城中心医院门诊部老家属院,红砖白墙的老房子里,承载着多年的记忆。回忆起自己的婚礼,她感慨万千:“婚礼一切从简是那个年代的风尚。”何婆婆告诉记者,她与老伴儿张大爷是经人介绍在一起的,1967年,两人都觉得火候够了,便拉了手喜结连理。
“虽说是结婚,但是没有婚礼仪式,也没有宴请,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何婆婆说,婚礼举办在一间小平房里,虽然没钱,可还是买来了喜糖为简朴的婚礼增添一点喜气与仪式感。
“两床铺盖卷到一块儿,两个人就算结婚了。”没有嫁妆、彩礼,“我最好的朋友送了一对挂蚊帐用的罩钩,另一位好友送了一本笔记本。”
回忆起当时结婚的情景,如今满头白发的何婆婆露出略带羞涩的笑容。她说,婚礼虽然办得极为简朴,但终身难忘。“日子是自己过的,婚礼就是图个幸福快乐,两个人恩恩爱爱,家庭才能和和美美。”文革时期的爱情与婚礼,简简单单就好。
上世纪70年代:
“三转一响”成结婚高配
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对结婚这件事依然奉行简单、朴素的原则,对仪式并不十分看重。“那时候结婚就是把亲朋好友们聚在一起吃个饭。”嫁给军人的张女士说,她和丈夫罗先生在部队里结的婚,婚礼当天她特意穿了一身好看的花衣服,尽管是旧的。关系好的朋友会送当时漂亮且贵重的铁壳茶瓶作为结婚礼物,还有的会送镜子、枕头、枕巾之类的小物件。“有几个同学一起凑钱给我们送了一床毛巾被,算是收到的最‘豪华\’的礼物了。”
张女士向记者调侃那时候也算是裸婚时代了,“每人每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块钱,普通人家不讲究彩礼、嫁妆什么的,不像现在,房子、车子、钱都得有。”张女士告诉记者,70年代末,条件好的家庭结婚会讲究家里是否有“三转一响”,即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和收音机。“谁要是戴上一块上海牌手表,骑着一辆飞鸽牌或永久牌自行车带女方出门,那就是十分洋气的了。”
改革开放后
上世纪80年代:
“三大件”进入新婚家庭
改革开放春风吹进了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社会经济与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婚礼开始有了色彩。吴先生说,这主要体现在婚纱照的出现,他回忆,当时为了拍一套好看的婚纱照,他和新婚的妻子专程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成都港荣影楼拍了整套的彩色婚纱照,在当时自己的朋友圈子里引来了很多小年轻的羡慕。
吴先生坦言,当时新婚夫妇们虽不至于一无所有,但也并不富足。必须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而这些家用电器基本都由双方父母家庭共同出资置办。
上世纪90年代:
婚车车队
酒席宴请兴起
到了90年代,普通百姓家庭结婚开始时兴迎亲车队了,新人会发动亲朋好友所有力量,就想找几辆“豪华”点的婚车。家住西外的张女士回忆道,那时的婚车不像现在,豪车成标配,又是扎花、又是系纱巾这么时髦,一辆桑塔纳上简单地贴一张囍字,就算豪华了。一般6——8辆车。“新人还会给司机包个红包。”
人们的条件慢慢变好了,娘家给女儿准备厨房用品、床上用品等作为嫁妆,男方家庭会给新娘送金戒指金项链作为彩礼。“我妈妈当时给我送了一床纹了鸳鸯的大红被子当嫁妆,喜庆又漂亮,现在这床被子还在我的衣柜里收藏着呢。”
谈到那时的婚恋观,张女士感叹道:“那个年代结婚很简单,大多数人在物质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两人相爱便足矣,未来一起经营。”
2000年后:
婚礼形式多样 追求创意与品质
时代的齿轮再次转动,转眼已是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婚的男女怀着“人生中唯一一次”的念头,更加愿意为婚礼投入更多,无论是财力还是心力。
“我一直渴望在自己结婚时,能拥有像王子与公主般的童话婚礼,老公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将婚礼现场布置得很梦幻。”身为80后的刘女士回忆起自己的婚礼时一脸甜蜜幸福,“老公平时就很宠我,只要是我想要的他都会竭尽所能的满足我。”刘女士告诉记者,因为他们夫妻俩热爱旅游,结婚前一周更是前往三亚进行旅行婚拍,这样的形式让两人的感情更加升温,也更加难忘。
□本报记者 张海涵
新闻推荐
名下突然多了家公司 “老板”不喜反忧愁 警方:身份证丢失 请及时备案
警方:身份证丢失 请及时备案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