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有望凭纳税数据贷款

四川日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个人版“以信换贷”试点1年

□本报记者魏冯

[编者按]

近年来,金融机构逐步下沉社区,瞄准民生、贴近需求、跟踪痛点,金融服务主体框架延伸至普通市民的身边。无论是已试点两年,逐步覆盖全川、不断完善的巨灾保险服务,还是全国首个以个人纳税信用作授信依据的“惠民贷”,都是四川省金融创新“接地气”的表现。“接地气”的金融创新,也需要“跟得上”的管理体系,既包括风险分担机制、差异化赔付标准的完善,也面对大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维护方面的挑战。破解这些难题,才能够实实在在地发挥好金融服务的作用。

5月,来自成都高新区的陈志强不到1天便从银行借来20多万元,买到了心仪已久的轿车。特别的是,陈志强这笔贷款没用不动产抵押,也没用信用卡,而是凭个人纳税信用从银行实现了融资。

去年5月,四川省地税局和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推出全国首个线上个人纳税信用产品“惠民贷”——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信息,作为银行是否放贷、放贷多少的依据之一,最高可贷30万元。同年下半年,这种产品在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广发银行成都分行等4家银行上线。

“惠民贷”试点1年,成效几何?

试点成效5大银行授信超25亿元贷款银税力争实现贷款“零跑腿”

近日,记者在渤海银行成都分行见到了申请“惠民贷”的张薇。她想花十来万元买车,同时装修房子,“我月薪几千元,一般信贷产品不会给我贷这么多,但通过‘惠民贷\’我能借到10万元。”

张薇仅是2万名申请者之一。据省地税局统计,目前,“惠民贷”覆盖全省100个银行网点,累计授信超过25亿元,发放贷款超17亿元。

1年了,“惠民贷”又试出啥不足?

“审批流程快了很多,但还是有点麻烦。”陈志强和张薇口中的“麻烦”,是指办理贷款需要跑办税大厅。

省地税局纳税服务处处长贾全民分析,跑税务大厅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用户使用税务APP申请“惠民贷”前,需要去办税大厅进行实名认证方能开户;另一种是用户信息不准确,“由于本人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不一致等,需要去大厅更正。”

1年来,银税双方为实现“零跑腿”各自奔走。渤海银行成都分行消费金融中心总经理孙雁告诉记者,该行和中信银行均为客户提供代办服务。“每天跑一趟,开户时间成本太高,对银行并非长久之计。”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个人信贷部高级业务经理杨俊也道出困境。

税务部门也在努力。近期,省地税局将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实名认证、开户、授权及贷款申请等多个环节,实现真正的“零跑腿”。

未来发展召集四川所有金融机构推广并将税收数据推向更大范围

下一步,“惠民贷”如何发展?

省地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增加合作银行,近日,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两家金融机构准备上线。“并且,今年6月至7月,拟召集四川所有金融机构推广‘惠民贷\’。”贾全民补充,未来“惠民贷”将升级成2.0版本,如提供多税种纳税数据给金融机构,或将数据运用于信用卡申请等层面。

银行方面,则将着力吸引更多客户办理。一方面将申请对象扩围,如将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纳入申请人范围;另一个方面是简化申请流程,如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欲开发手机端用于申贷。

“‘惠民贷\’是一项接地气的金融创新。”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李建军认为,目前国际、国内金融机构用企业纳税信用作为授信依据多,但个人纳税信用作授信依据的产品极少,原因是个人贷款额度较少、操作成本太高,个人信用难获得,“这一举措突破了传统的信贷模式,说明四川省银税双方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提升。”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刘蓉建议,目前“惠民贷”推广范围有限,未来税务部门应不断完善大数据管理,将税收数据共享给其他部门,使申请量更多、流程更简、速度更快。

李建军则建议,下一步,银行可丰富信用产品类型和额度,加强内部控制和网络安全建设,消除信息泄露风险。

新闻推荐

凤凰传奇乌兰托娅伴唱 广场舞嘉年华档次高

本报讯(记者吴梦琳)唱起来,跳起来!近日,“岁月的力量”跳吧广场舞全球舞友嘉年华在省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老年广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