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备考,一生受用
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有许多考试的经历,甚至成年后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考试等着你。本期关于考试的文章,有学生时代的应考故事,也有新近赴考的酸甜苦辣。真的是“一朝备考,一生受用”。考试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但不断学习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
成都“赶考”记
◎冯骏
每到周五,都会打开《博周刊》,看一看编辑大人这个周又出什么“命题作文”。一看标题:“备战升学考”,巧了,我正想写一写今年阳春三月去成都考试的经历。
去年10月,为了更上一层楼,我申请了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遴选。遴选是凡进必考,和升学考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首场考场设在泸州,本来占尽天时地利,但因自己轻敌没有复习,身为律师的我,考政策法规的成绩竟然名落孙山。
汗颜之下,申请补考的同时,下定决心要好好备战。复印全套教材,下载近年真题,洋洋洒洒的文字铺满了四百余页的A4纸。装订成册,放在公文包中,一有空闲就看一看,等车坐车就背一背。也许是年纪大了,总觉得看不了两页就头昏眼胀,记住了下半句便忘了上半句,颇觉狼狈不堪。细细回想,似乎在学生时代也没有这样虐心备考的经历。但作为曾经当过军人的我 ,一旦选择就不想回头。
补考的考场改在成都的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而且还专门注明补考是最后一次机会。一晃到了3月23日,独自坐班车去成都“赶考”,一路还抓紧时间摇头晃脑地抱着书啃。
说来也是好笑,这次成都“赶考”,刷新了人生好几个第一:第一次来成都是为了考试,第一次踏入高等院校的大门,第一次骑共享单车……14点考试开始了,闭卷考试,监考严厉。拿到考卷就唰唰下笔,单项选择题还好说,不定项选择题完全拿捏不准。只觉得提起笔来犹如秤砣,每做一道题就当场算分,真怕这最后一次的机会再次砸在自己手里。题目做到一半,考场遇到电压不稳,灯光变得暗淡,看着卷面觉得很吃力,完全是揪着心做完了试题。到点交卷,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不敢和大家对答案。
回家一连几天做梦都在做考题。成绩终于下来了……永远忘不了打开电脑那一刻,不敢马上看成绩,用手掌遮着成绩栏,再小心地撑开指缝:一个“6”、一个“9”跳入眼帘——合格啦!
单枪匹马备战中考
◎雷定昌
1961年夏,我在泸州陵园中学毕业,参加中考名落孙山,很是悲观、失落。
慈祥的母亲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安慰我:“儿啦,你读的是勤工俭学的民办校,劳动多读书少,饿饭又得过浮肿病,考不上高中是预料中的事。明年你弟弟正好初中毕业,你想上高中,就跟他一起再去考吧。”母亲的谆谆劝导,抚平我受伤的心。两月后,按就业政策我被分配到一家副食品商店当了门市员 ,但仍念念不忘“要读高中”。
次年入夏,在父母和弟弟的支持下,我报名参加中考。“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深知与应届生相比,丢了近一年书的我明显处于劣势。因为,他们有宁静的校园学习环境,有系统辅导的各科老师,有互帮互学的众多同学。而我,半点优势也没有,难呀!弟弟鼓励我,提供了不少课本、辅导资料和试卷,叮嘱我:“哥,不懂的,周末我回家时尽管问。”
怀着复杂心情,我制订了学习计划,采取先易后难,步步为营的战略,认真梳理应试知识。对课本,先通读,后精读;对辅导资料,只是选看、粗阅;对试卷,动笔细心做题,做不起的放到周末请教弟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我趁早晨头脑清醒读两个小时的语文和史地;上午八点半至傍晚七点在商店上班,忙里偷闲也背背书;晚上八点开始学习数学和理化。文科是我的强项,就死记硬背巩固学过的知识;理科是我的软肋,就多花时间背定理、公式,多做练习题。更深人静,枇杷沟迎阁寺二楼市建司宿舍窗内的孤灯久久不熄,高温下,赤着上身的我挥汗如雨。借弟弟备战中考的东风,我咬紧牙关,工作、自习两副重担一肩挑,起早贪黑在流火的盛夏备战两个多月,满怀希望奔向中考的“战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考上泸州高中,圆了“高中梦”。亲友们前来祝贺我两弟兄同登红榜,更赞我的勇气与毅力。
56年前,没有复读,没有上补习班,没有请家教,在繁忙的工作中单枪匹马备战中考的往事,让我悟出“失败是成功之母”、“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战能过关”的深刻道理。
高考圆我蓝天梦
◎ 巴蜀风
高考不仅圆我蓝天梦,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从小家人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要想跳出“农门”就要好好学习。从小学到中学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上大学仿佛也是指日可待。
然而事与愿违,初二时家里经济状况捉襟见肘,日子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看到家里的窘境,我完全没了读书的兴趣,只想早点辍学外出打工,为家里减轻负担。但家人不同意我辍学。进入高中后,我的心思仍没有放在学习上,因为家里没钱供我上大学。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两年,高二下半学期,有空军学院到学校来招飞行员,听说进部队不仅不收学费,每月还有津贴。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一下子来劲了,家人支持我去试试。
我参加了招飞体检,一检、二检、三检,每次体检真是如履薄冰,好在层层过关。记得当时我们学校有两卡车人去参加体检,结果到最后剩下不到十人。我一路过关斩将,但体重比标准要求差了两斤。招兵办的同志说:“小伙子,你的身体素质整体不错,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我们还有最后一关体检,希望到时你能达标”。
听到这个消息,家里人既高兴又发愁。别人都是减肥,而我要增肥。母亲跟亲戚借了钱,让我顿顿吃肉。或许是以前没有经常吃油荤的缘故,吃肉才两三天,我便拉肚子。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这会不会体重越掉越凶哦。还好,一周后我就适应了这种大鱼大肉的生活。终于熬到一个月,上秤一称,谢天谢地增重2.1斤,刚好达标。
接下来,还有文化课这一关。学校老师给我们几个参加招飞的学生开了学习小灶。真后悔之前没有把学习当回事,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参加了高考。终于熬到了发榜,还好文化课也过关了。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真是喜极而泣。那年,我们全县一共只有两人招飞成功,我是其中一个。
后来我入伍提干,娶妻生子,现在又转业回地方工作。回想当初高考招飞的过程,虽然很曲折但却很幸运,这样的经历终生难忘。
高考一时,读书一生
◎ 如缘
前两天给文彬打电话,他说正在“井冈山青年干部学院”读书。接着他通过微信发来几张照片,是他穿着红军服在课堂上读书听课。我玩笑道:“精神好,六十岁的你,像16岁的战士。”他说:“当学生就应像战士,不断地占领未知,攻克难题!”
文彬是我的老同学,40年前曾经差两分上高考线。然而,几十年来他陆续在川大、清华、北大等参加着各种培训班学习班。如果当时的他高考上线了,实现了他当教师的志愿,他如今会成为一名优秀企业家吗?我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中国的优秀教育学家,因为他到老都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
7岁父母双亡的文彬,12岁背着理发箱走乡串户,给人理发维持生活。改革开放后,没读过初中的他,通过半年多夜以继日的刻苦学习,考上了县五中的高中。
为了弥补知识的断层,他每天晚自习后独自到医院里的路灯下看书学习,通过非同寻常的艰苦学习,在高考前的测试中,成绩已经名列年级前茅。
当时文彬的目标是上名牌或重点大学,无论如何,上大学志在必得。后来听他说,或许是因自己当时的成绩是短时间突击起来的,自己觉得也不踏实牢靠,因此临近高考前的一周里,思想压力非常大,每天只能睡着两三小时。
最终,因两分之差,文彬仅距向往中的大学校门一步之遥。
有老师和同学都安慰他,继续努力,复读一年。第二年再考,上更理想的大学。也有人说,人得认命。
后来,文彬从自己年龄已偏大和困窘的经济状况着想,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一边读函授班,一边自学。从此,他晚上学习,白天打工,维持生计和挣学费,最终完成了学业。
不久前同学聚会,闲聊时一个同学说他孙子今年要高考了,正为孙子担心。文彬说:“你担心高考成绩也没用,关键是平时是否努力。我几十年来一直在坚持读书学习,我的体会是一时的成绩算不了什么,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公司,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出路和发展……”
新闻推荐
根据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与李德明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将其对公告清单所列主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