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官山蜀锦织机技术复制出国宝“五星锦”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纹样。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用于复制“五星锦”的勾综提花机。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本报记者 吴晓铃
5月30日,“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将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这次大展上,将展出中国丝绸博物馆“国家指南针计划”的成果——一片用汉代织机工艺原样复制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值得关注的是,贵为国宝、永久禁止出国展出的这块织锦,被专家证实为蜀锦,而此次复原织锦的织机技术,则是来自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的蜀锦织机!
5月23日,负责这一项目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罗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回顾了复制“五星锦”的曲折过程。他说,“我们直到现在才用汉代世界最先进的织机,复制出了汉代工艺最复杂的织锦,可见四川先民曾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化。”
1
出土23年五星锦从未真正复原
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尼雅遗址进行联合发掘,一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的织锦。1000多年前的织锦能够保存完好,并且织有“中国”二字,当时立刻引起轰动,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随着研究深入,考古专家、丝绸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块五星锦是汉晋时期的蜀锦。
中国的丝绸专家由此开始了前赴后继的研究和复制之路。200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在尼雅考古队队长于志勇的研究基础上,对五星锦的图案进行了复原。其后,包括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在内的博物馆也复制出了五星锦图案。罗群说,在此之前复制的五星锦,都谈不上原技术复制。五星锦是蜀锦,而蜀锦最大的特点就是经锦。经过丝绸专业人员的研究,发现它在不足50厘米的宽度之下,竟然达到了10470根经线。“以前的复制尝试中,有的使用了现代综机,有的则是用明清时期的大花楼织机,大部分经线密度都没达到文物原样。”
如此精美的织锦,古代蜀锦工匠究竟是怎样织出来的?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发掘中,几台汉代织机模型引起了学界关注。这是我国首次出土斜织机实物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的空白。这次发现,也以实物证明汉代成都已是织锦之都的真实可靠。
2013年,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以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为基础,将复原西汉时期的勾综式提花机以及织造技术纳入研究课题。2015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将勾综提花机成功复原,破译了汉代织锦的技术密码。
2
老官山织机国宝复制有﹃专利﹄
“老官山汉墓织机,已经被业界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成都蜀锦专家王君平说。事实上,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都和织机技术有关。织机有综片,丝线必须穿过综线才能织物。如果综片出了问题,织锦纹样就会错乱,因此出现“错综复杂”的成语。而千丝万缕、丝丝入扣,都由织机技术衍生而来。“扣”其实指的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杼,用来确定经纱的密度,并把纬线拉紧。
当老官山汉墓织机的技术被成功破解,中国丝绸博物馆成功复制了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蛟龙对凤经锦,让博物馆对五星锦的进一步复制有了信心。2015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复制。
罗群说,五星锦正式的复制从2017年1月开始,“指南针计划”团队的技术骨干先是专程飞往新疆采集织物信息并分析检测,随后再次确认了织物图案,并对上面的文字进行了研究。“护臂上的文字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而在护臂之外,另一块和‘五星锦\’技术参数一样的织锦上,还有‘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與天无极’。最终,我们选择了把两块锦复制在一起。”
罗群和同事首先根据文物图案绘制了意匠图。接下来,便是在织机上穿综。仅仅这项工程,就耗费了大半年时间。罗群说,“五星”锦的1万多根经线,要求穿84片花综和2片地综,“织锦的所有图案信息全部储存在综片上。穿错综片,就意味着图案复制失败。”幸运的是,从穿综开始到后面织造,均未出现大的失误。历经1年多时间,这项错综复杂、丝丝入扣的工作终于完成,五星锦穿越时空,重现华丽。
罗群说,五星锦和老官山汉墓织机,佐证了古代四川发达的手工业。据赵丰介绍,未来博物馆还将继续从织物染料角度对五星锦进行研究,希望能用现代科学技术探明该锦所用蚕丝产地等问题。
这块华丽蜀锦的秘密,未来将继续揭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文强5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房管局获悉,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要求,进一步规范楼市秩序,促进市场稳健发展,...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