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上曾经开过的馆子 ○ 阿狐哥哥/文向以桦/手绘
从4月23日至今,我们开始解读《成都通览》,列举了《成都通览》中的“成都的饭甑子装过的米”“成都人的篼篼里曾经装过的蔬菜”“成都人的灶台上曾经摆放过的作料”“成都人的砧板上曾经剁过的肉”“成都人饭桌上曾经摆过的菜肴”,所有这些仅仅是当时日常生活中的家常味道,也正是这些家常道味奠定了今天川菜的基础,然而作为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之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
若是问今天的成都人,街上有多少种类的餐馆,可能很难说清楚。名特和不名特的小吃店、快餐店、自助餐、外卖店和路边吃食摊档就会数得人发晕,更不用说还有火锅、串串、冒菜、汤锅、干锅等需要边煮边吃的店,还有从苍蝇馆、烧菜馆到豪华会所私房菜等各种档次的中餐馆,还有洋快餐、披萨店、西餐馆这些外来户。如今餐饮业的跨界现象很普遍,各种渗透、融合、综合使得很难对其做出归类的总结,从发展趋势看,吃货们会迎来这个行业的更多变化。
相对今天的眼花缭乱,一百年前的成都餐饮业,形式上也许要质朴一点,但是走进傅先生的《成都通览》,依然能看到一个饮食业异常繁荣的时代。那么一百年前,成都街上有些什么餐馆呢?首先,专门的火锅馆子似乎没有,而当时的主流“高大上”是席桌,火锅极有可能是席桌的一个配角。当时成都街上主要的餐馆,撇开小吃不说,是炒菜馆子和包席馆子,后来又有了兼有两者功能的“南堂馆”。
先从炒菜馆子说起。炒菜馆的规模相对小,从业人员分工不明晰,比如墩子匠,也就是切菜的,一个餐馆通常只有一个,当然他们普遍刀工一流,但是切完菜,灶上忙起来的时候,也要去炒菜。炒菜馆子经营灵活,菜肉酒水准备充分,客人上门,可以迅速炒好上桌。客人还可以自带菜蔬,交灶上代炒,每个菜炒一锅,给柴火钱八文,作料钱八文。而且炒菜馆的价格是浮动的,看客人要多少份数来定价,要得多价就低。馆子里还有可口的豆花、咸菜、泡菜之类。成都餐馆的下饭小菜,往往有绝活,作家李劼人一九三零年曾经在指挥街开“小雅”餐馆,做的泡菜,卖五角钱一碟,还要排队买。有匪人以为他发了大财,绑走他的大儿子,最后倾其所有赎回儿子,生意也不敢做了。
包席馆子顾名思义就是经营席桌,一般没有店堂,起初是搬上锅灶笼屉和食料上门做,或者做好菜品送上门。晚清成都官绅人家宴饮之风大盛,热衷租用城里的著名游宴处所宴请宾客,由包席馆子上门服务。那时候燕窝席、海参席次第流行,包席馆子的生意爆好。最出名的包席馆子“头牌”是满族人官正兴开的“正兴园”,地址在清代成都唯一的一品文官武英殿大学士卓秉恬的故宅,格局高贵的店堂,摆设了很多珍奇餐饮器具供客人观赏。该店名厨荟萃,菜品高大上,不仅做鲍鱼海参席,还在成都绝无仅有地做了三次满汉全席。这个店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办,到宣统三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关门。不过它的精湛厨艺由门下的蓝光鉴昆仲继承,后来开办了“荣乐园”,也是一代名馆。当时成都著名包席馆还有复义园、西铭园、双发园等,这些名号都没有传承下来。
傅崇矩评论正兴园说:“席面之讲究者,只官正兴园一处”,又说“所谓排场好而派头高也”。价格自然也可观:燕菜全席加烧烤十八两至二十两、燕菜席十五两、玉脊翅全席十二两、寻常鱼翅席六七两、海参全席五两、寻常海参席三两五等,一般市民是消费不起的。
“南堂馆”是“江南馆子”的省文 ,表示是江南人(时称江浙人)开设的,后来经营者不限于江南,又带入川菜格局,叫做“川南堂”。据李劼人考证,南堂馆是一八九零年才在成都出现的,有蒸菜炒菜、鱼虾海味,酒多是绍兴雕花,陈设餐具比本土炒菜馆讲究。形成“川南堂”以后,吸收江浙人的经营之道,零餐、宴席和出堂均可,这种综合性餐馆逐渐成为四川餐饮主流。
《成都通览》介绍南堂馆时说:“菜可以出堂,其馆内可以招客,名曰进馆,咄嗟可办。其价虽有定而开账时有折扣,食毕时另加饭钱、茶饯、洗脸水钱、水烟钱、咸菜钱、堂馆的小钱”。今天说的“进馆子”,来源就在这里。
南堂馆的厨房制作人员相比炒菜馆就豪华多了,墩子匠只切菜配菜不上灶。上灶炒菜的一般也有几个梯队。如果做席桌,大厨叫“头炉”,只做前三个“盖面菜”;“二炉”是一般师傅,做后面几个菜,“三炉”是学徒,做最后的素菜和汤。点心和凉菜另有专人负责。不过,当时炒菜馆的墩子匠不大看得起南堂馆的同行,因为炒菜馆的人手少,墩子匠一专多能,手艺全面,比慢工出细活的南堂馆师傅麻利多了。
《成都通览》说到的“堂倌的小钱”,这里值得提一下。“小钱”就是现在说的“小费”,一般是餐费的十分之一,不过这笔收入,不是堂倌个人可以揣腰包的,要交柜上再分配,大厨二厨可以各占一成半甚至更多,其余各工种都能分惠,学徒只能得剩余的零头。
傅先生提到的有名的南堂馆有十九家,如劝业场楼外楼、成平街曲香春、湖广馆式式轩。纱帽街云龙园、华兴街一家春等,这些南堂馆的名号,也没有传承下来。
在《成都通览》里,列举的燕窝海参席菜式名目洋洋大观:
★燕窝席品种分四季
春季有:绣球、玻璃、白玉、鸳鸯、龙头等。
夏季有:八宝、芙蓉、冰糖、玉带、琉璃等。
秋季有:什锦、埋伏、虾膳、灯笼、馄饨等。
冬季有:三鲜、福寿、把子、千层、螃蟹等。
★鱼翅席品种也分四季
春季有:清汤、橄榄、鸡炖、荷花、水晶等。
夏季有:凉拌、麻辣、鳝鱼、虾仁、木须等。
秋季有:火把、凤尾、芦条、甲鱼、清品等。
冬季有:鸭子、护腊、爪尖、红烧、镶翅等。
★海参席品种也分四季
春季有:三鲜、玛瑙、金钱、大烩、玻璃等。
夏季有:麻辣、芥末、芝麻、松仁、卤拌等。
秋季有:菊花、茄子、石榴、鸭子、松肉等。
冬季有:什锦、猪蹄、螃蟹、黄鱼筋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席桌菜名,令人眼花缭乱,有些还有配料和简单做法,就不抄了。
出人意料,《成都通览》还记载了大量西式或貌似西式的食品,例如:石响布丁、藩格布丁、牛奶布丁、水晶激凌、金银激凌、鸡蛋排、黄油排、格利羊排、格利鸡排、三文鱼、外国牛肉、铁扒羊肉等,但是没有注明是否有专门的西餐馆。
进馆子难免要喝酒,附带说说当时成都的酒。傅先生介绍的好酒是“以北打金街之金谷园、东大街之八百春为著名”。外地在蓉出售的白酒有茅台、绵竹大曲、白沙烧酒、内江烧酒、嘉定酒、眉州酒、陕西大曲酒等,泸州酒“以毕刘轩为最”,泸州老窖的名号大约还没有打出来。黄酒类有仿绍、允丰正、花雕等。
《成都通览》说到的成都出产的酒类,并没有提到今人熟悉的全兴大曲、水井坊。实际上,“全兴大曲”的前身“全兴酒”当时已经有了。这个酒,是清代乾隆年间陕西人来蓉创业的王氏客商的第三代生产的。最先在水井街一座老酒坊的旧址上开了烧酒坊,招牌叫“福升全”,后来又在暑袜街另设生产点,招牌叫“全兴成”,产品就叫“全兴酒”。傅先生没有埋没全兴酒,在“烧坊帮”一节中,提到了十二家著名制酒烧坊,其中有“王金顺分号福升全,暑袜街,大曲烧房”。
新闻推荐
成都再添“独角兽” 前海金控投资10亿元 设立天府前海国际创新金融中心
昨日,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前海金控拟在天府新区独角兽岛投资10亿元设立天府...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