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课表 一周“不上课” 成都实小给了毕业班孩子一份暖心的礼物

成都商报 2018-05-16 03:52 大字

如何让毕业班的孩子将小学剩下的时光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成都市实验小学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暖心的毕业礼物——“童年课程”,让孩子们在一周的时间里,丢掉课表安排,走出教室,到四川科技馆探索未来、到成都博物馆追溯历史、回到幼儿园重温童稚时光、踏进初中学校大门,提前感受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更有10门丰富多彩的走班课程,让孩子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表示,“童年课程”是学校专门针对毕业班学生设置的以“童年·成长”为主题的课程组群,它将回忆、向往、兴趣、爱好、分享等元素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用一周时间去印记童年时光,体会思考“成长”的意蕴与内涵,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更为开放的学习方式,即学习时空无局限,知识生活无边界,混龄混班无界限。

遇见未来 穿越时空 这一周六年级的孩子们玩嗨了

5月7日到11日,成都市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大家领到了一份全新的课程安排,包括“走进中学”“泡馆课程”“回到幼儿园”“童年嘉年华”“电影课程”和“小学生大课程”等。

“泡馆课程”中,大家走进了四川科技馆和成都博物馆,一边“遇见未来”感受科技的力量,一边“穿越时空”追溯成都的文化历史。“‘泡馆课程\’并非让孩子们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春秋游\’,而是一种有任务驱动的深度学习。”成都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刘晓虹介绍,学校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行走”,树立起学习无边界的意识,在玩耍中获取知识,在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而“这些都是未来应有的学习方式。”

此外,以抢课走班方式进行、主要在每天下午开展的“小学生大课程”,包含了棒球、篮球、雅园私房菜、手绘青花瓷器、创意木作、STEAM科学实验课、摄影、3D动画、游戏化趣味编程、建筑城市与文明等种类丰富的10门课程,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印记童年时光 体会思考“成长”的意蕴与内涵

“小升初是孩子们对小学时光的一次总结,这个总结不该只是学业上的,它应该涵盖更多方面的思考。”说起“童年课程”的设计初衷,刘晓虹解释道,让大家回到幼儿园和走进中学,“一方面是基于孩子对未来学习的憧憬和向往,另一方面,是希望孩子们在从‘依赖\’和‘被依赖\’的角色转化中,感知自己的成长。”

在小升初这一关键时期,一周时间打乱正常的课表,让孩子们去进行“童年课程”的探索,是否会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对此,刘晓虹表示,学生的内在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且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多样化、多形态的,这一点对于孩子们来说,将比在教室内学习一周的文化知识更具价值,因为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应鑫 张瑾) 学校供图

新闻推荐

省级示范性高中特色展示

■玉林中学因改革而生由创新图强作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一所全面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学校,创办于1988年的玉林中学走过...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