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庭栋解密 成都街道为何多斜巷

成都日报 2018-05-16 02:37 大字

昨日下午,“第六期天府文化主题读书活动”在言几又IFS旗舰店成功举行。袁庭栋携力作《成都街巷志》为读者讲述成都街巷中的趣闻逸事。袁庭栋被誉为“成都文化活字典”,已出版著作30余种。活动上,袁庭栋的一连串问题激起读者重新审视早已熟悉的街头巷尾,深入探寻藏在成都街巷之中的历史文脉。

“我们举办活动的地方就在春熙路,春熙路还是一条年轻的街道,它是1924年修建的。而它却是成都最为繁华的街道,大家知道春熙路是为何而建的吗?”活动一开场,袁庭栋就向观众抛出问题。袁庭栋说,春熙路的修建是为了方便人们在东大街与总府路商业场之间通行。由于地处市中心,春熙路发展很快,十年之间就成为成都最繁华的街道,若干商家与文化单位云集于此,包括银行、珠宝商、眼镜行、药店、书局等。“再过几年,春熙路就将迎来百年诞辰,希望大家能更多了解它的‘身世\’。其实,成都的历史文化就藏在这一个个街道之中,等待有心人去探索。”

“大家有没有想过成都的地形为什么不是方方正正的?”谈到成都的城市规划,袁庭栋告诉读者,成都地势低洼,很多滩涂,无法按传统的方方正正、正南正北的建筑规划修筑。这样一来,成都就成了一个不方不正、不南不北的形状,略像龟的形状,所以就得了“龟城”的别称。“龟城”这个提法,还出现在很多诗句中。

不仅龟形建城的格局一直延续到近代,成都城中街道除了新修的人民南路等少数街道是直线,其他的路基本上是斜线,呈西北—东南向。对于这个现象,袁庭栋解释说是古蜀先民的智慧结晶,古蜀先民从岷山迁移到成都平原,方向是西北到东南,出于对祖先的怀念,他们的墓坑朝向西北向。加之,成都平原两边的龙门山脉、龙泉山脉都是东北—西南走向,风多数是从东北方向吹来,为了适应风向,古人就有意把城市中的街道建为从西北向东南的斜向和从东北向西南的斜向布局。

袁庭栋介绍:“蜀人的祖先从金沙文化时期就在成都建立都邑,在长达四千年左右的历史进程中,中心位置从未迁移。这并非偶然,而是我们祖先在多次迁徙后优选出来的最佳家园。成都长期以来成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成都人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报记者 李雪艳

新闻推荐

坚持市场导向创新引领 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罗强主持召开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推进小组会议

本报讯(记者黄鹏)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主持召开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推进小组会议,强调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加大新能...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