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减灾所将在川滇建全国首个地下云图网 探索破坏性地震预报

成都商报 2018-05-08 02:36 大字

昨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四川和云南两省开建全国首个地下云图网,通过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采集破坏性地震的案例和数据,在分析生成地下云图后,探索进行浅源(深度小于20千米的)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试验。

据了解,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育的复杂性以及在同一地点地震重复发生的小概率性,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汶川大地震十年后,中国构建了全世界覆盖面积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地震预警技术全球领先,但地震预报技术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川滇地下云图网绕开了地震预报的三个难题。”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临震预报不需要考虑地震孕育的复杂性,地下云图网通过在地表安装传感器,不需要“打孔”深入地球就能实现对地下8至20千米的应力、能量的动态监测。 同时,四川、云南两省平均每年5级以上的地震大于3次,预计川滇地下云图网建成后,可以通过3年监测,搜集10个以上5级以上地震的地下云图数据。

“数据采集后可实时传递到后台,形成一张可靠的地下云图,‘看见\’地下应力和能量的动态演化图,像卫星云图一样。”王暾介绍,川滇地下云图网的研究对象是震源深度8至20千米的对人类有破坏性的大地震。目前对人类有破坏性的地震的震源深度几乎都小于20千米,如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九寨沟地震,而震源深度小于8千米的地震的震级一般小于5级。

“地震预报能给出一个地震的大概区域和时间区间,不能精确发震的具体时刻。”王暾表示,并不是有了地震预报,就不需要地震预警,地震预报与地震预警需要相辅相成,即在有地震预报的区域加强地震预警工作。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

新闻推荐

《舞韵天府》昨日举行媒体见面会 总导演:天府文化激发我们创新灵感

“斜风,微雨,兰舟轻摇,莲花朵朵盛开……”在大型女子舞蹈时尚诗画《舞韵天府》排练现场,伴随着杜甫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吟唱,这唯美的一幕,让探班的记者叹为观止,意犹未尽。“距离公演还有半个月,我...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