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旅游,叫到此一游本报记者 祝嘉

宝鸡日报 2018-04-27 11:02 大字

“到此一游”四个字,最早见于《西游记》。孙悟空以为到了天边,为了留个记号与纪念,便拔根毫毛变作毛笔,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

如今,虽然在景区刻下“到此一游”的人越来越少,但“到此一游”的旅游心态却一直没变,对一些人而言,重要的不是“我来做什么”,而是“我来过”。

“眼前只有苟且,诗意都在远方”?不一定!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几年前,一封女教师的辞职信引发网友共鸣。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让人无暇喘息,似乎唯有旅游,才能暂时逃避“眼前的苟且”,去远方寻觅深藏的诗意。

要远行就要有长假,前脚政府刚发布放假安排,后脚网友就贴出请假攻略,教大家怎样把宝贵的公休假破整为零,插入周末与黄金周、小长假之间,获得“性价比”相对更高的假期。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看上去只有短短三天,却被网友以请假三天的“代价”,拼凑成连休八天的“豪华长假”。

市民杨靖年初就订好了“五一”去日本的机票和酒店,他说:“早就想去日本了,但一直抽不出来时间。我发现‘五一\’请三天假能连休八天,就制定了一个七天深度游的计划。”虽然这趟行程预计花费人均超过一万元,但杨靖表示,每年出远门旅游的机会有限,日本又是他一直想去看看的地方,所以这次相对奢侈一点也值了。

市民李玉婷也做好了“五一”旅游的准备,但去哪里还没有决定。“‘五一\’小长假,本想自驾去成都,但害怕路上堵车,后来说坐高铁去上海,又怕人太多太挤玩不好。我犹豫要不要再请三天假,把‘五一\’和周末连成八天出国玩一趟。”李玉婷说,“虽然去哪个国家还没想好,但无论如何,这个‘五一\’我是一定要出去的。不旅游,假期不就浪费了?”

音乐人高晓松告诉大家,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去了远方,就一定能找到诗意吗?“走进撒哈拉,有的人看到了黄沙,有的人看到了狂风,但作家三毛却看到了爱情。所以,心中有诗意,眼中才能有诗意。”市民林斌说,“旅游的目的,不是从此岸到达彼岸,而是从彼岸回望此岸,换一个角度,就能发现,我们要去远方寻觅的‘诗意\’,也许就藏在眼前的‘苟且\’之中。”

“目的地越远,旅游就越高端”?没这回事!

去哪儿旅游,才能显得高大上?答案是越远越好、越偏越好。要想在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中出类拔萃,就要去一些常人没去过的地方,去看一些常人没看过的景色、玩一些常人没玩过的游戏、吃一些常人没吃过的美食。即便那些地方的景色并不好看、游戏并不好玩、美食并不好吃也无妨,因为只有自己知道,而朋友圈里的观众不知道,他们只有惊叹、好奇、羡慕、嫉妒的份儿。

宝鸡市一家旅行社工作的王倩妮说:“以前,父母那辈人,借出差的机会,去趟北京、上海、广州旅游,大家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后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去的地方也越来越远,国内玩不够,还要去国外玩。这些年,出境旅游的人数不断增长,热门国家甚至需要提前两三个月预订。”

王倩妮介绍,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中国人旅游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从近处的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到远处的西亚、欧洲、非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成了中国人青睐的出境旅游目的地。甚至团费动辄在三四万元的哥伦比亚、秘鲁、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拉丁美洲国家,每年去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也以 10%以上的速度增长。“南极?当然能去啦!团费 10万元往上。不过,去南极的团期已经排到 2020年啦!”王倩妮说。

真的要去越远、越偏的地方旅游才有意思吗?不久前从非洲毛里求斯旅游回来的市民徐扬说:“我之所以去毛里求斯,不是对当地自然风光或者人文风情感兴趣,只是不想去那些被别人‘去滥了\’的国家。不过说实话,感觉毛里求斯也没什么意思。”

正如有人说,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一个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有的人为去相对偏远的地方旅游,不惜跋涉万里、花费千金,却发现当地的山水一如家乡的山水,当地的城市也似家乡的城市。那旅游还有什么意思呢?市民杜恪说:“旅游,最重要的是跟当地人打交道,用他们的生活,来对照自己的生活,从而发现和感悟自己生活的美好。”恰如那句老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只有住过金窝银窝,才能体会到狗窝的安全和温暖。

“不发朋友圈,那旅个什么游” ?别胡说!

有网友描述中国人的“旅游三式”:拍照、定位、发朋友圈。每到假期,微信朋友圈便开始了旅游摄影大赛,各种美景在手机屏上争奇斗艳。如果有人去旅游却没更新朋友圈,回来后一定会被问:“不发朋友圈,那你旅个什么游?”

对一些人而言,发朋友圈是旅游的动力源泉。他们甘愿忍受路途的疲惫、景区的拥挤、票价的昂贵,只为在一个看似景美而人少的地方,拍张怡然自得、安之若素模样的照片;再打开手机定位,选择“某某山谷”“某某海滩”之类的地名,配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类的短句,发在朋友圈里,等待点赞和留言;最后,不经意地在评论区告诉大家:“统一回复:X X X(所在的地方)。”至于更深度的追溯历史、探索文化,则不在这些人的旅游目的之内。

还有一些人,一次在朋友圈里发九张照片,内容诸如景区的大门、路牌、动物、植物、标志性建筑,从汽车、马车、轮船、游艇上拍到的路人、商铺、广告牌,在当地买的啤酒、饮料、炸鸡、烤肉、冰激凌、棉花糖,以及各种本人的自拍、仰拍、俯拍、侧拍、背拍、回眸一笑照、低头撩发照、 45度角仰望天空照。同时配一小段文字,内容类似“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床头,鸟儿在树上欢快歌唱,小船在湖面安然摇曳。慵懒惬意地吃过早餐,我们将开启明媚而美好的一天……”或者“在当地某朋友的热情带领下,我们穿过繁华的某街巷,走进热闹的某市场,品味当地最负盛名的某小吃。路途虽远,但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有人开玩笑说,微信出现以前,旅游是为自己;微信出现以后,旅游是为别人。对此,宝鸡市资深驴友李明说:“旅游发朋友圈无可厚非,但有的人旅游只为发朋友圈,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为了在朋友圈里炫耀,赢得别人的关注和赞美。真正热爱旅游的人,拍什么照片、写什么文字,永远忠于自己,因为旅游本身就是自己的事儿。”

新闻推荐

弹 市井文化不该管太细

舒圣祥想在成都申请到表演许可,条件貌似有点高,录取率不到三成。先要对报名者进行专家审核,审核通过后还要面试,然后还要进行相关培训,培训结束方可到规定位置进行表演,且每年都要参加审核,接受优胜劣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