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天府文化主题读书活动 著名作家阿来现场品读“花样成都”

成都晚报 2018-04-25 10:12 大字

作家阿来演讲成都之美

昨日下午,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五期天府文化主题读书活动”在方所举行。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现场展示、介绍了自己亲身追寻的“成都的二十四番花信”,让大家“看看成都有多美”,这些追寻的故事已被他写进了书籍《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谈起自己对成都植物的追寻与观察,阿来表示,“如果我们对我们所爱的对象的某一方面有更深的了解、接触,这爱本身也会丰富起来、这爱本身也会深刻起来,这爱本身也会美丽起来。”

整场讲座,阿来从蜡梅讲起,并吟咏起陆游在成都咏梅的诗:“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镜头一转,又是爬满了枝头的海棠,“人们都叫它铁脚海棠,其实它叫做贴梗海棠,因为花朵像是开在树枝上。”他介绍,唐代的贾岛,到成都出差,写下了诗篇《海棠》:“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那时候成都满城都是海棠。

据植物学家考证,很多植物的原生地都是成都,例如海棠,宋人有诗“岷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现在在日本闻名的樱花,其实它的原生地也是成都。“杜甫写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从杜甫、到贾岛、到陆游的诗歌,说明天府之国的成都,当我们生活比较富足的时候,非常注重营造生活的环境。”他介绍,杜甫在成都的时候,为了向朋友讨要花树,先后写了五首诗,如《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在杜甫离开成都之前,他的草堂周围桃树成林,遮挡了道路,他却舍不得斫去。

阿来认为,从古到今在成都生长的花,也是成都历史记忆的载体。阿来介绍,古人将每年从小寒至谷雨的八个节气,凡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侯,分为二十四侯,每侯应一种花信,以梅花打头,以苦楝结尾。阿来不仅寻找到了成都春天的二十四番花信,还拍摄了成都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木芙蓉,并引用苏东坡的诗:“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介绍了传说中“蓉城”雅号的两个来历:张仪修筑城墙时“龟画芙蓉”的传说,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芙蓉护城”的故事。“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阿来说,“成都的花事,从蜡梅开始,从芙蓉收尾,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的美丽的循环已在我们的期待之中。”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短租民宿打破了传统住宿业的市场格局,成为住宿业的一种新兴类型和有益补充。短租民宿兴起有效监管应跟上

 本报记者徐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外出旅游成为很多市民放松休闲的选择。在出游中,住宿花费往往占比较大。如何住得既舒适又有特色,还能节省开支,这是很多消费者关心...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