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熙路吃川菜终于不会被鄙视了

成都晚报 2018-04-18 03:58 大字

春熙路一直被所谓的成都本地潮人们鄙视,如果你去逛了春熙路,基本就是土鳖的代名词了。就像我第一次到北京,当地同学问我想去哪儿,我说王府井,他嘴巴都张大了:“本地人谁去那儿啊?”是啊,我就是第一次到首都的成都弯弯啊。第一次到上海,也不可避免地去了南京路。不是说旅游本来就是从一个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吗?这些地标性的区域,就是游客必须打卡的地方嘛。

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些骄傲的“本地人”产生了鄙视链,好像成都人到春熙路都生怕被朋友们晓得了,要是去了一个连脚都踩不下去的苍蝇馆子,才算地道的成都人,才算爱音乐懂生活。发个稀烂的地方,配个文:“终于找到了,味道不摆了。”底下绝对一万个人问在哪里。你要去了春熙路,都不好意思连定位一起发出来。

幸好太古里和IFS的出现,挽救了我们这些爱逛春熙路的211,就算有人踏削,起码也敢淡淡地回一句:“去卡地亚,只是走中山广场路过。”这种鄙视链的形成,也不能完全怪那些假老练,春熙路从当年摆地摊的夜市,再到后来每家门口都站起拍巴巴掌的促销员,到现在被一些奇奇怪怪的牌子占据,不说远了,就是比重庆的解放碑,都软了一截。

说到吃的,更是拿不出手。从最早几十根签签都敢给你数出两百串的麻辣烫,再到各种优缺点都不明显的商场餐饮,到现在被各种快餐占领,基本上克隆了一条和商铺一样的路线。现在对了,太古里和IFS继品牌之后,餐饮也再次拯救了这个片区,但整一顿花销不菲。好多Jessica啊Tony啊在太古里自拍完了再发完带定位的圈儿之后,都跑到太古外找吃的。吃完啥子成都排名前十的杂酱面啊,眼流花儿熏来包起的煤油炉子串串啊,从太古外两步路又回到太古里,点杯水喝到天黑,再发圈再配文:“慵懒的一天。”

一条线之隔的春熙路,仍然是快餐的天下,想吃顿正常点儿的川菜都恼火,直到华哥约到吃了这里。给我说的亨得利隔壁,到了之后招牌之大,简直挡住了半个天空,就是摸不到火门,不晓得咋个上楼。来来回回瞅了半天,还跑到楼下的铺子头转了一阵,才发现就在旁边就有个楼梯。

华哥早就到了,长发飘飘,火车南站三浦友和风采依然。台面也打得高,点了一桌子菜,终于能在春熙路最核心的区域吃到凉拌鸡、卤鸭子和盐煎肉了。还有涮锅牛肉这种特色菜。但我最喜欢的居然是砂锅脆米,在砂锅里头现场弄好,哗哗地冒着气泡,一半酥脆一般软糯的口感,是我最喜欢的。平时基本不吃主食,这盘整了两碗。吃完沿着春熙路走到东大街走个往返,看着从红星路步行街汹涌而过的人潮,心里想着带自拍杆逛街的时尚男女们,终于不用每次都到太古外觅食了。

新闻推荐

拳击手私家车位被占 砸车泄愤还发朋友圈

被砸白色车辆车门车窗受损。(视频截图)因自己的车位被占,成都一拳击手怒了,把占位的车辆当“沙袋”一顿踢,还把视频发到朋友圈。一时之气解了,但他的行为却已经违法。4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安...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