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碑 裴君碑 见证官学薪火
2010年11月5日下午1时,天府广场东御街口人防工程施工现场像往常一样,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伴随挖掘机、搅拌机巨大的轰鸣声,突然有一个工人大呼:“快停下来!下面挖出了好大的石碑哦……”众人循声望去,在地表下5米处果然看到,两块石碑一大一小。“巍巍大汉,佁皇承度,昌光耀轸,享伊余赏……”石碑虽然由泥土包裹,但刨开泥土,碑上面苍劲有力的篆刻字迹,依稀可辨。
两块石碑各保存有完整的碑帽以及碑座。
“那个石碑确实很大,而且上面还刻着字,我们下去看到时,也感到很震惊。”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的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谢涛,回忆起当时看到石碑时的情景,眼中也闪露着兴奋。经过考古专家一周的仔细清理,两块石碑终于重见天日。它们一大一小,呈长方形,大的一块碑高2.61米、长1.24米;小的一块石碑高2.37米、长1.1米,两块石碑厚度均达40—50厘米,每块石碑均重达4吨左右。石碑出土时保存状况完好,碑文铭刻字口清晰,两碑竖放在汉代地层之下的生土沙石层,因此两碑的埋藏应在汉代立碑后不久。由于它们分别记录了汉代裴君和李君的事迹,它们分别被命名为《裴君碑》和《李君碑》。
《裴君碑》《李君碑》记载的主角是谁?裴君和李君两人又有什么关系,他们两人的德政碑为何会被掩埋在一起?由于碑体正面向下掩埋,碑文保存得近乎完好。专家们可以从碑文中寻找到揭开这些疑团的蛛丝马迹。
“讚命俊臣,移苻(符)于蜀。同心齐鲁,诱进儒墨。远近辑熙,荒学复植……”两块碑的内容都是叙述了碑主人——蜀郡太守任内的事迹,以振兴入学,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目的,兴办学校教育的内容特别突出。这说明碑与学校教育有直接联系。两块碑是德政纪功碑,应该安置在学校园区之内。有专家根据史料推断,碑文中的李君是东汉顺帝年间蜀郡太守李膺。而两块石碑安置在学校,正是当年的文翁石室所在地。
时光回溯到1900多年前,东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年),成都发生了一场大火灾。这场火灾就正是《华阳国志》所说的:“永初后,堂遇火。”这场大火让成都城遭到了严重破坏,整座城市几乎毁灭殆尽,只有西汉文翁修建的一间石结构的建筑因为抗火性强,得以保存。公元133年左右,河南襄城人李膺在成都教育处于最低谷时,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李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文武双全。他是带着恢复、振兴蜀郡学校教育的明确任务和理想而来。李膺在任时,以当年的文翁石室为基础,大力推进教育。
133年秋天,李膺调离蜀郡。范晔《后汉书·李膺传》中唐李贤注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材料:“(李膺)出补蜀郡太守,修庠序,设条教,明法令,威恩并行……益州纪其政化。”在李膺离任3个月后,蜀郡当地人为李膺立下了碑文。这通碑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李君碑》。这通碑在146年被洪水冲倒。后来又由另一位裴姓蜀郡太守在组织修缮学校建筑设施的工程中,安排有关官吏人员再度将它竖立起来。《李君碑》上有人在正面碑文结束后刻下一道横线隔断,另外加刻了一段“旁题”说明,讲述了《李君碑》被洪水冲倒后,再次竖立的过程。
西汉时期的文翁在蜀兴学,以石头修建教室,振兴教育。200多年后,东汉的一场大火几乎摧毁了一座城市,却毁灭不了文翁种下的教育火种。石室在,火种不灭,兴教之道,薪火相传。东汉蜀郡太守李膺重教,他离任后,蜀地百姓及下属为其立碑纪功。当《李君碑》被洪水冲倒后,又由同样重视教育的裴姓蜀郡太守再度将它竖立起来。两座汉碑赞颂了两位蜀郡太守为振兴蜀地教育而做出的努力,将李膺与裴君这两任太守在冥冥之中联系在了一起,也证明了文翁兴学精神的延续。两座汉碑见证了文翁兴学传统的延续与发扬。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伟兵赵金国记者刘佳)记者近日从人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了解到,截至今年2月末,“农贷通”平台系统已受理农户贷款申请3270笔,申请金额21.5亿元,已成功放款2469笔、金额16.1亿元,累计采集新型农...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