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给唐代成都留下什么影响? 唐人眼里成都是杜甫行吟之处
◎李 皎
今天的杜甫草堂,横看是文化地标,纵论是精神证物。追溯天府文化的历史本源与气质神韵,草堂无疑具有标杆意义,足以让我们从大唐气象感受城市上空闪耀着的人文光辉。
有意思的是,杜甫在成都仅仅居住三年九个月,他一生经过很多城市,但唯有在成都,他的名字与这座城市关联至深。这从杜甫的某些名号里可窥一斑,如西川杜工部、草堂先生、浣花老翁等。有唐一代,从杜甫卜宅筑室,到唐末韦庄再结草堂,这150年左右时间,杜甫与草堂带给成都的影响,在《全唐诗》中是有脉络可寻的。
公元760年春,杜甫在《赠蜀僧闾丘师兄》一诗中说“我住锦官城”,表达刚到成都几个月后,已经获得了一种归宿感。直到他快要离开成都时,还是认为草堂茅屋适合作诗吟咏,浣花溪水也恰像桃花源一般的去处。(《春日江村五首·其一》:“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除了杜甫夫子自道以外,第一个提到草堂的人应该是高适(704—765)。公元761年1月,时任蜀州刺史的高适在人日题诗寄杜甫。他在《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开篇就说:“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第一个提到杜甫与成都关系的是杜甫的“粉丝”任华(生卒年不详,杜甫同时代人),他在《寄杜拾遗》诗中说:“如今避地锦城隅。”
中唐诗人张籍(约766—约830),崇拜杜甫已近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他曾经把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再以膏蜜相拌,全数吃下,之后抹嘴大叫:我的肝肠从此可以改换了。张籍在一首《送客游蜀》诗中写道:
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
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溪水头。
由此可见,杜甫与成都风景,已经是浑然一体的关系,提到成都风景,人们会联想到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位伟大的诗人。人们从杜甫诗中了解成都、赞美成都;成都风景伴随杜甫诗作,一同流传开来。
中唐白居易(772-846)寄诗给西川节度使杜元颖(775—838),称其为“诗家律手在成都”(《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首惠然报示》)。史称杜元颖长于律诗,不过《全唐诗》仅存诗1首。白居易这样称赞,恐怕隐指的还是老杜曾在成都居住过吧。而白居易的好友元稹(779—831)在《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一诗中开篇就说“风水荆门阔,文章蜀地豪”。蜀地文章能称豪,老杜功不可没。
到了晚唐,老杜声望日隆,生平与著作已经广为人知,诸多个人经历已成故实。热爱海棠花的郑谷(约851—约910),来到成都,就发现老杜在成都写了很多种花,但竟然没有一首关于海棠花的作品。因此,他在《蜀中赏海棠》诗中说:
浓澹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郑谷最先涉及这一话题,不料后来竟成为诗坛议论纷纭的“公案”。比如有一次雅集,苏东坡给歌妓写诗,唯独色艺俱佳的李宜一首也没得到。为了给自己找个说法,东坡举出“杜甫不写海棠诗”这一典故,诗云:“东坡居士闻名久,为何无诗赠李宜?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题诗。”敢情是因为好得出奇,所以才一诗不赋。
诗人章碣之父章孝标(791—873)在一首赠别诗中也拿老杜来作类比,《蜀中赠广上人》尾联说:“今日西川无子美,诗风又起浣花村。”意思说,成都有你先生在,那诗风可以继承杜甫了。
晚唐著名诗僧齐己(约860—937),《全唐诗》收录了其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他的老师、朋友多在蜀地,因此他写与成都相关的诗歌特别多。在《寄贯休》的诗中写道:
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
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
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
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
齐己认为成都是“子美曾吟处”,贯休此去是接踵杜甫,以至于他感叹,“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意思是,成都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好地方,让两位大诗人甘心停留居住。这也可以看出,自杜甫离开成都后,在成都留下的深远影响。
新闻推荐
教师资格认定临近 普通话考试进入高峰期 全省共有98个普通话测试点 考生不必都到成都赶考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位于成都市黉门街36号的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看到,已经有近百人在现场等待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已进入高峰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提醒考生全省21个市(州)均有...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