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六大类创新运用 到2020年成都建成供应链枢纽城市 成都市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的实施方案出台

成都日报 2018-03-21 09:26 大字

一杯星巴克咖啡由19个不同国家提供原料,一台苹果电脑依赖于全球700多家供应商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撑,供应链对增强企业全球竞争力作用日益凸显。去年成都市召开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供应链枢纽城市。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也明确提出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其中就包括大力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去年8月,成都市被商务部、财政部列为国家首批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那么,成都将如何实施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全国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提供先进经验和示范?又将怎样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昨日,市口岸与物流办、市经信委、市农委、市商务委、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了《成都市关于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供应链体系建设明确了路径规划和方向指引。

目标——

到2020年

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供应链枢纽城市

供应链的实质是高度融合的产业组织形态,贯穿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表现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

此次出台的《方案》,重点从供应链贯穿主线、供应链体系建设、供应链水平提升和实施载体、平台构建、场景应用等方面提出路径规划和方向指引。《方案》明确提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全球化、智能化、平台化供应链体系为目标,以提升供应链敏捷化、数字化、信息化、柔性化水平为手段,以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区)为载体,构建服务生产发展和生活消费的供应链高效协同平台、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支撑平台、供应链物流保障平台,创新运用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通过科技、资本赋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供给需求精确匹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大幅提升成都资源要素配置能级水平和深度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实力。

到2022年,全市供应链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供应链新理念、新技术在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领域广泛应用,供应链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功能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供应链管理企业实现集约集聚和创新发展,全面实现与亚洲、欧洲重要枢纽城市之间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对接,成为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

到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存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20%、15%以上;肉类、水产品、果蔬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50%、50%、30%以上,流通环节产品损腐率分别降低至5%、5%、10%以下;物流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率降低至13%以下。全市供应链链主企业数量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力争20家以上进入全国供应链领先企业行列。

路径——

创新应用

六大类创新应用为所有产业门类推广树标杆

《方案》综合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的六项重点任务,和市委《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明确的五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工业、商贸流通、农业、物流、金融领域和试点示范6大类、16大项、50小项重点工作,基本涵盖了全市可以推广应用供应链的所有产业门类。

同时,重点从加快建设供应链采购中心、供应链制造中心、供应链分销中心、供应链物流中心四个方面提出了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而这“四个中心”是产业供应链上四个重要环节,有利于高标准推进成都打造成为供应链枢纽城市。另外,此次还把发展绿色供应链作为成都供应链发展的重点,在《方案》中予以体现。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口岸物流办主任杜进有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六大类创新运用——

工业领域:

重点支持高端产业引进来优势产业走出去

《方案》重点从发展制造业协同供应链、发展制造业智慧供应链、发展制造业服务供应链三个方面进行了任务明确。并且,结合成都工业领域的产业特性,通过供应链的构建和再造,重点支持高端产业引进来、优势产业走出去。

在发展制造业协同供应链上,既支持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协同,也支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间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成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发展制造业智慧供应链上,参照先进发达国家发展模式,重点推行柔性化制造和准时制生产,实施精益采购、精益配送、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减少库存积压,降低生产成本。

在发展制造业服务供应链上,鼓励生产制造龙头企业“主辅分离、主业归核”,深化专业分工,发展“百年老店”,支持私有平台公用,实行“以强带弱”,提升供应链全链条的生存力、议价力、整合力、竞争力,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商贸领域:

建设融入全球的跨境供应链交易平台

《方案》重点从建设融入全球的跨境供应链交易平台、建设对接采购生产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层级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三个方面进行了任务明确。

在建设跨境供应链交易平台上,支持建设提供综合服务的跨境商品供应链交易平台,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推进供应链体系、价格体系、渠道体系全面融入全球体系。

在建设商贸对接采购的供应链协同平台上,区别于生产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协同平台,重点建设商贸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协同平台,主要解决生产企业的采购分销、物流配送、库存管理等问题,支持生产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

在建设商贸供应链服务平台上,主要是针对新零售对传统商贸活动的影响,重点支持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传统实体商品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融合电商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成都商贸行业发展。

农业领域:

构建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方案》重点从构建农业供应链生产体系、构建农业供应链交易体系、构建农业供应链追溯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任务明确。

在构建农业供应链生产体系上,主要结合成都地区农业生产的区域特性和已有创新模式提出的发展重点,通过供应链生产体系的构建和大数据分析解决农业生产领域的周期性波动问题,减少生产资源的浪费。

在构建农业供应链交易体系上,主要是在农民与市民之间搭建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物流配送等平台,重点解决农民“卖菜贱”、市民“买菜贵”,工业品“难下乡”、农产品“难进城”等问题。

在构建农业供应链追溯体系上,主要支持农产品生产、流通、交易等全过程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供应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同时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推动“天府粮”“成都味”大规模“走出去”和国外农产品高质量“引进来”。

物流领域:

发展“铁公机”物流三大网提升通道保障能力

《方案》重点从提升物流通道保障能力、提升物流园区运营能力、提升物流专业配送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任务明确。物流是支撑产业供应链的四大核心要素之一,物流领域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于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效能。

其中,在提升物流通道保障能力上,支持发展全货航运输,引进货运航空公司设立成都主运营基地,吸引全球快递巨头在成都建设亚太分拨转运中心,鼓励国内快递龙头企业在成都建设面向泛欧泛亚地区的航空快件分拨转运中心,加快构建以成都为西部中转枢纽的“空中物流网”。支持发展成都向西向南的战略性铁路物流通道,推动形成联通泛欧泛亚地区的“蓉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体系,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欧亚中转枢纽的“陆上物流网”。支持发展新都、青白江、新津、龙泉、双流、简州六大公路货运集散中心,推动形成集货运集散、仓储配送、信息交易、停车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路货运枢纽,加快构建“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网链式发展”的新型“公路物流港”。

在提升物流园区运营能力上,主要基于物流园区未来发展需要,结合前期的专题调研报告,形成了“传统物流园区向现代供应链运营管理中心转型发展”的定位。

在提升物流专业配送能力上,重点支持发展快递物流、电商物流、大件运输、冷链运输、多式联运等,切实提高专业物流配送服务于产业经济发展水平。

金融领域:

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方案》重点从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发展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防范重大供应链金融风险三个方面进行了任务明确。

在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上,主要是从部分企业无专业金融人才考虑,切实解决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财务成本高等问题。

在发展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上,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建设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平台,创新开发区域特色产业供应链融资产品,开展预付、应收、仓单、保兑、票据、担保、质押、信用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增强供应链协同效率和集成效益,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做强和中小微企业做大。

在防范重大供应链金融风险三个方面,引导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创新“线下全流程监管+线上大数据监测”风控模式,降低金融风险压力。

试点示范:

今年6月启动第二批试点项目评选

《方案》重点从开展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和开展重点产业供应链创新示范两个方面进行了任务明确。

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赋予了物流标准化、供应链平台和重要产品追溯三项任务。“目前成都市已评选出首批13个试点项目,全面覆盖上述三项任务要求领域。”杜进有称,今年5月还将组织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优化试点方向和试点内容,计划6月份启动第二批试点项目的申报、评选、建设和总结、验收工作,全力推动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任务圆满、顺利完成。

在开展重点产业供应链创新示范两个方面,将重点推动川酒、中药材加工生产制造的供应链升级改造,优化生产流程、强化资源整合,切实降本增效;重点建设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打造“专业园区+综保区+国际空铁”的口岸功能体系和一站式通关平台,实现生物医药“大进大出、快速通关”,形成全球化服务能力。

保障——

五大措施

共同推动成都加快建设供应链枢纽城市

杜进有称,《方案》从“立足现有、满足需要、方便落实”出发,提出了健全推进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人才支撑、发展行业组织、壮大市场主体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其中,在健全推进机制方面,将建立完善供应链统计指标体系和动态数据库,定期发布统计数据和年度报告。同时,科学总结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和成功做法,形成符合成都实际、具有成都特色的政策制度成果。

在政策扶持方面,通过用活用好国家、省市现有支持产业跨界融合、运作模式创新、促进外资增长等供应链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引导政策和财政资金对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推动市级财政资金由支持项目、设施建设向支持优质产品、服务转变,实现对供应链服务企业重点扶持。支持供应链管理企业在物流集中发展区设立区域分拨中心,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申报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在强化人才支撑方面,加大供应链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鼓励引进国内外供应链专业人才,支持市属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开设供应链专业,建设供应链专业化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加大培养供应链领域专业性、实用性人才。

另外,在发展行业组织方面,将推动筹建供应链行业协会,加强与国际、国内供应链商协会和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搭建政企沟通协作平台和渠道。在壮大市场主体方面,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提供完整供应链解决方案,引进培育国际国内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和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成都。

总计划投资约9亿元

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还详细公布了成都市首批供应链体系建设13个试点项目。这些试点项目总计划投资约9亿元,建设内容涵盖了商务部、财政部试点通知要求的物流标准化、供应链平台和重要产品追溯三个方面,将推动供应链体系三大领域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现代医药物流中心标准化项目建设

开放式托盘循环共用平台建设

电商仓配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

托盘联运和配套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成都京东托盘配套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蒲江水果现代农业物流中心物流标准化建设

成都中外运物流标准化项目建设

医疗器材供应链协同平台建设

积微物联CIII供应链交易平台建设

1919酒类供应链交易平台建设

成都传化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跨境商品流通追溯与质量检测数据协同服务云平台建设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杨富

新闻推荐

借得东风好扬帆 东区党政代表团赴苏沪蓉考察学习侧记

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考察。在成都太古里考察。□特约通讯员向丽华冯明仕本报记者王南桢文/图7天,3座城市,20个点位,近6000公里行程……这是东区党政代表团苏沪蓉考察行的一组数据。数据的背后,...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