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家高新企业今年冲刺2800家
本报讯 3月2日,成都市科技局召开全市科技系统工作会。会议总结回顾了2017年全市科技工作,安排部署了2018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去年成都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R&D经费支出预计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0.7%;创新创业主体更趋活跃,新增市场主体46.4万家,同比增长42%,新增科技型企业数量2万家,同比增长55%;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473家,同比增长17.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74.77亿元,同比增长11.8%;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实质性突破,技术交易额达到523.89亿元、增长12.9%;知识产权量质全面提升,专利申请量11398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47036件,分别增长16%和19.1%,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9件、增长20%;科技创新成果更加丰硕,27个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人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数量占全省总获奖数的90%,创历史新高。
会议强调,做好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聚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和构建产业生态圈、培育创新生态链“两大方向”;加快推进依托产业功能区打造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增强创新源头供给、高新技术服务业“三大重点”;着力推进壮大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机制“四大任务”,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助推成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成都市力争R&D研发投入增长达到12%;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达到1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5件;技术交易额增长达到1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00家。
会议还确定,2018年市科技局将着力做好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助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省企形成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持续办好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和成果加快转化。二是聚焦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建设面向新经济六大产业形态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平台。面向新经济领域开展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大力引导人工智能抢先在蓉布局,着力发展绿色经济。三是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助力提升宜业宜居城市生活品质。推进实施科技治霾行动计划,开展实施科技惠民计划。积极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行动,加大科技扶贫工作力度。四是增强创新源头供给,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部署实施“蓉城科技聚变计划”,实施“双一流”大学共建工程,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布局落地。积极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蓉布局。五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水平。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和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引导高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共同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六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打造“2+M+N”多层级高新技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建立技术市场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技术合同登记、技术转移公共政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操等培训。七是优化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有效聚合科技创新要素。改革财政投入方式,增强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结合城市空间新布局和产业地理重构,构建全要素、全周期、全产业链孵化体系。深化“菁蓉汇”品牌活动。推进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八是加快建立区域科技合作体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引进全球创新资源,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构建一批国际科技研发中心。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美、日韩、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合作。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加快构建成德绵协同创新共同体。九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动力活力。推广复制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权属改革,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服务体系。深化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以项目为目标群的科研资金补贴机制。
(本报记者 马静璠)
新闻推荐
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http://www.cdggzy.com/)四川省国土资源厅(http://www.scdlr.gov.cn)成都市国土资源局(http://www.cdlr.gov.cn)中国土地市场网(http://www.landchina.com)成都市国土资源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