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舞 这个女子在杜甫内心幽居了50年
公孙大娘舞剑器
◎彭志强(诗人)
在这里,我想细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女人,她是公孙大娘。
公元767年,夔州(今重庆奉节)的一座官邸里,一个英气逼人的美貌女子跳了一场剑器舞,这惊鸿一舞,泛滥了诗圣杜甫脑部的大海,牵出另一个在他内心幽居50年的女子。
杜甫晚年还念念不忘的这个女子,不是他的妻子杨氏,不是秦州巧遇的被丈夫抛弃的佳人,也不是美掉大唐半壁江山的杨贵妃,而是杜甫诗歌的第一个引路人,唐玄宗最宠爱的宫廷舞蹈第一人:公孙大娘。
这个女人很不简单。
她直接催生了唐朝三圣
在民间演剑器舞,观者如山。仰慕者总是得努力穿过那人山人海,因为一见就是后会无期。
应邀到唐朝宫廷,无人能比,迷得唐玄宗的眼珠子可以一度放下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成为盛唐第一舞女。
甚至可以说,她直接催生了唐朝三圣:“草圣”张旭,“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
先说“草圣”张旭,就是因为观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而茅塞顿开,成就了落笔走游龙的绝世书法。张旭,学识渊博,洒脱不羁,豁达大度,才华横溢,能诗善书,尤其精于狂草,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号呼狂走、索笔挥洒、一挥而就,在唐时称张颠。韩愈曾赞誉张旭狂草:“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张旭曾自言:“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笔意,闻鼓吹而得其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
杜甫后来在诗中也记载了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这一史实。
当今,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曾评张旭草书:“张旭由‘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中悟得奇怪之态,又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低昂回翔之状。他正是以造化为师,墨池功深,才成为狂草大师。”
再说“画圣”吴道子。吴道子在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书法,又通过观看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体会到用笔之道。吴道子绘画传世的线条之美,金钩银划,行云流水,深得公孙大娘的飘逸衣带之灵动与手中之剑的雄妙。
而吴道子在走向画圣的道路上,还跟一个善于剑舞的人有关。此人也跟公孙大娘有剑舞渊源关系,即:“剑圣”裴旻。据《历代名画记》,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
从“草圣”张旭,到“画圣”吴道子,可以想见他们毛笔上的毛和墨,跟随公孙大娘的剑舞在飞,那种摄人心魄的景象。
“诗圣”杜甫,用诗歌记录的公孙大娘,更让公孙大娘这个传奇女子即使死去千年也不寂寞。
郾城街头的惊鸿一瞥
杜甫以诗记录这个历史人物的历史时刻,就在公元767年这一年。
在夔州,再次看到剑器舞,杜甫心潮澎湃。让公孙大娘从杜甫脑海里猛然闯出,就是面前这个叫李十二娘的女子,她,正是公孙大娘的徒弟。
想起50年前,也就是717年(开元五年),还是幼稚儿童,偶然在河南郾城街头,观看公孙大娘跳《剑器浑脱》舞而开窍,人生第一次开口吟诗咏凤凰(杜甫《壮游》:“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感慨万分,挥笔写下晚年寓居夔州白帝城时期的又一名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夔州的时间退回到50年前,公孙大娘还只是公孙姑娘。因为手持雄剑,擅长跳舞,身材玲珑,举手抬足皆可满足幼年杜甫对女神的所有幻想。
尽管郾城街头这惊鸿一瞥,种下了诗歌的种子,勾勒了女神的形象,但是杜甫至此50年再无缘一睹公孙玉容。突然看到已非盛颜却剑舞雄妙的公孙弟子李十二娘,可以想象杜甫衰老的心脏被女神记忆强烈冲撞得跌宕起伏。
杜甫此诗感念的公孙大娘,不仅是舞艺超群的公孙大娘,容颜超凡的公孙大娘,更是对开元盛世已逝去、故人容颜同衰老的无限感慨,又永远幽居内心18岁(可以小2岁或大2岁)的公孙大娘……
当然,杜甫幼年丧母,突然闯进杜甫童年生活的公孙大娘,后来在他内心幽居50年而散不去,还必须有一种解释,是杜甫浓厚的恋母情结。
寻访古典女神
因为反复诵读杜甫这首诗,诗中公孙大娘这个古典女神,让我萌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探究之力,也就是传说中的洪荒之力。
公元2016年秋,我从成都自驾,千里追踪,不知疲倦,来到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的彼岸寺。
此行可谓:千里走单骑,彼岸寻一人。
彼岸寺,位于漯河市郾城区老城西关内,现坐落于郾城区第一实验中学的校园里,是旧时郾城城内最早最大的建筑群。“因其地近水即沙河之北浒,故曰‘彼岸\’”,距沙河仅数百米,面水而居,自是风水上上位置。又因在隋代以前与郾城县衙所在地——古城村隔河相望,故曰:彼岸。《旧唐书·地理志》曰:“郾城本治(水即沙河)南,开元十一年因大水移治溵水北,则县城肇始定地之由也”。彼岸寺最终是以佛经“修心导善,以辅皇度,是为真谛,所谓世间法而彼岸者”,“生于彼岸极乐世界”而得名,系唐朝以来的海内名刹。唐朝的韩愈、杜甫、刘长卿,宋朝的苏辙、苏轼等文豪,均在此处留下过足迹。
开车沿着漯河市的沙河,抵达郾城区第一实验中学,我径直闯进校园里的彼岸寺,这个公孙大娘曾经的剑舞表演场地。彼岸寺,这个因杜甫观看公孙大娘剑器浑脱舞而开窍吟诗的古迹,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寺内建筑正在维修,并对寺内佛像加以保护。主体建筑北面,则是一个回廊式的小公园。从这座千年古寺的壁上资料,可见唐宋期间还有古塔,迄今已毁,令人遗憾。不过,图文资料里很醒目地记载着:
开元五年(717年),大诗人杜甫还是少年时,从巩县(今巩义市)短暂住过郾城,曾在彼岸寺观看全国知名舞蹈艺人——郾城人公孙大娘舞剑。后来,他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观看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忆起儿时观看公孙大娘舞剑的情形,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歌传颂千古的著名诗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杜甫这首诗歌被后人收在《唐诗三百首》中。
这次实地探寻公孙大娘,最大收获是搞清楚了她的来历。
因为过去,关于公孙大娘是西域美女一说更多,理由是公孙大娘擅长的剑器舞,属于唐朝的武舞,来源于西域。而彼岸寺的文史资料和当地文博专家研究显示:公孙大娘,实际是中原人,而且就是河南郾城人。
有当地学者就指出:杜甫晚年在夔州见到的临颍李十二娘,这个“临颍”在唐朝属许州,临颍人李十二娘当时和郾城人公孙大娘相距不到80公里,符合当地艺人收徒规矩。
这次郾城之行,最让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是彼岸寺石碑上那个巨大的“舞”字,格外飘逸,让人沉醉,浮想联翩。伫立于此,看着看着,我就走了神,仿佛穿越到了唐朝,撞见了身着唐装的杜甫与一身霓裳羽衣的公孙大娘。仿佛方圆十里的沙河,都被公孙大娘这惊世一舞扭弯了腰……
新闻推荐
2018年最美、最差街道评选正式启动 评选范围扩大到全市22个区(市)县
本报讯(记者李霞)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2018年“最美、最差街道”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评选范围从“11+2”中心城区扩大到全市22个区(市)县,“最美”和“最差”街道条数也将相应做出调整。据介绍,“最美、最差...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