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让环境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建议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
3月2日,刚刚到四川代表团驻地报到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就陷入了媒体的“问题阵”。有记者问“成都平原大气治理效果到底如何?”于会文笑着回答:“效果我说了不算,得老百姓来评价”。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四川如何在发展中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将采取怎样的创新举措……日前,于会文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专访。
新手段
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启动岷、沱江流域
水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成都商报:四川处于长江上游,是闻名全国的“千河之省”。但是,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四川反馈意见中提到,四川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等,下一步四川该如何整改?
于会文: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关系着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沱江的问题比较突出,打赢沱江污染防治攻坚战、还一江清水,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部署,更是沱江流域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责无旁贷,今年将沱江治理列为全省碧水战役的头等攻坚任务,为还一江清水、守好长江第一道岗全面冲刺。
成都商报:能具体谈一下各项措施的内容吗?其中是否有四川独有的创新手段?
于会文:首先是强化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同时担任沱江省级河长,沿线各市市委书记担任市级河长,高位推动。强化规划引领,出台《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严于国家排放限值的地方排放标准,省人大正在加快出台《沱江流域环境保护条例》,为从源头治理沱江提供保障。第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已聘请包含4位院士在内的国内19位高水平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新成立“沱江流域环境研究所”,针对沱江污染防治重大技术问题组织专家“攻关”。今年6月底,还要建立起沱江流域水环境预警预报体系,年底前实现水质监测断面自动监测信息全覆盖。第三是强化精准治理。对点位、断面、排污口全部登记在册,实施精准管理。我们提出,精准到断面,精准到流域,精准到市县,精准到部门。
此外,我们还参照成都平原冬春季大气治理经验,启动开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岷、沱江流域水环境强化督查专项行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对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推动不扎实、问题整改不彻底的,该通报的要通报,该约谈的要约谈,该问责的要问责。这项工作已于2月26日启动。
从今年1月、2月份数据来看,水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去年,在枯水期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
成都商报:到2020年,四川要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这是硬任务。据了解,四川的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划定,可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于会文:在强化长江流域保护的大背景下,四川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十二五”期间,四川实现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发展生机勃勃、动能十足,可以说是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创造了金山银山。
就在上个月,国务院批准了包括四川在内的15省区市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这也是我国首批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四川省上报方案中,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总面积为14.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42%,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与山地、盆周山地区域,呈“四轴九核”空间分布格局,涵盖了所有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其他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四川也将按照要求逐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机制,对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密监控和严格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新期待
建立健全监管执法网格化体系
紧盯成都平原大气污染源
成都商报:去年,四川省各大城市的环境质量都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成都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得到不少老百姓“点赞”。过去一年,成都平原空气质量到底改善到了怎样的程度?
于会文:去年的空气环境质量,我想人民群众是有切身体会的,我们的监测数据和群众的感受完全一致。我可以介绍几组数据:2017年,我们将“成都平原大气质量持续改善”确定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实现了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近年来最好水平,全省PM10、PM2.5平均浓度实现双下降,优良天数率达到82.2%,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尤其是成都市改善明显,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5天,优良天数比例64.9%,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8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3.7%、10.2%,成都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的排位提高了7位,新增巴中市为达标城市。
成都商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四川将如何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于会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初步解决了“谁来干”“怎么干”“创新干”的问题。今年我们开年就要抢跑、起步就要冲刺,继续用好这些管用的招法。尤其是要继续借助四川大气污染治理专家顾问团71位专家、院士的智力优势,一个一个城市研判,搞清楚各城市的气象条件和污染因子,细化到每个月主要受哪些污染物影响,找准症结,才能精准发力。另外,今年上半年就要完成环保系统的垂管改革,我们计划借垂改,夯实基层一线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建立健全监管执法网格化体系,也就是说,本辖区有多少污染源、最可能什么时间排放,都将是网格员必须要掌握的。
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方面,我们还要继续运用好“提前吃药”,在污染物累积、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前启动预警。成都平原8个市实施互联互通、联防联控,坚持“集体吃药”。在依法依规按程序的条件下,降低重污染天气预警门槛,“加大剂量吃药”,一旦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立即落实错峰生产、压产限产、工地停工和机动车限行等强制性措施。
成都商报:在水、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们又将有何举措?
于会文:水的问题,攸关全局、影响长远。水也要实行“以时保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也是一天一天守,一毫克一毫克抠,一个指标一个指标降,重点是抓饮水、保好水、治污水、灭臭水,集中全力做好87个国控断面优良率达标,“扩III类,转IV类,灭V类”。
土壤污染防治,可以说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今年我们将培养一批懂土壤污染的行政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启动对2.8万多个农用地点位土壤污染状况详查、4500多个点位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要倒排工期,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顺利完成。
新建议
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
让环境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成都商报:今年全国两会,你带来了哪些建议?
于会文:从环境保护和能源保障安全角度出发,我建议加快能源结构改革,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细化“煤改气”“煤改电”配套政策,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同时,针对企业环境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整体仍然不高,违法失信行为仍然存在等因素,建议进一步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
成都商报:目前,四川、广东、重庆、河北、辽宁、安徽等省份在地方性环保法规或省委文件中对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已作出明确规定,你认为环境信用体系具体怎么建?
于会文:我认为扩大评价覆盖面非常重要,可以将环保部每年公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地方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监控企业,重污染行业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总量,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以及上一年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和被处以行政和刑事处罚的企业,强制纳入评价范围。同时,构建自动评价平台,强化社会联动机制。
成都商报:建立环境信用体系,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于会文: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将实现多部门联合奖惩机制,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将通过政府网站或其他便于公众知悉和查询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并同时纳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鼓励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企业环境信用多部门联合激励、惩戒,依法依规对环境信用不良企业给予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让环境守信企业处处得益、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
新闻推荐
市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委文化工委副主任彭小利: 打造林间绿道系统 提升龙泉山康养旅游吸引力
据国家林业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3.9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比例约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00亿元。森林旅游已经成为继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木材加工与木竹制品制造业...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