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科技工委副主委杨小卜:“互联网+回收” 让垃圾处理更加智慧
垃圾回收再利用,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56万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市已有50栋大型商务楼宇、694所学校、715家机关单位、4700个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了引导市民参与,成都市先后印发了家庭和公共区域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开展了垃圾分类进学校,进商业楼宇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居民分类投放可回收物,多举措让垃圾不混扔。
垃圾分类
市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科技工委副主委杨小卜特别关注绿色回收。在提案中,他建议,可以通过“互联网+回收”等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逐步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主体纳入环境信用体系。同时,还可以推动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的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技术研发基地,提升分类回收和处理水平。
“线上预约、线下回收”
精准开展垃圾分类
杨小卜告诉记者,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到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垃圾回收怎么利用互联网?杨小卜建议,成都可以打造一个联系垃圾生产者(城乡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回收人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利废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民生信息服务平台。比如在居民生活垃圾回收中,可以通过该平台在全市范围内采用“线上预约、线下回收”的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现在有很多小区都在进行垃圾分类,但是实际在回收过程中很容易被垃圾车混在一起拉走。所以,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展开垃圾分类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网络上提前预约,然后专人上门来回收垃圾,再进行分类。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同时,他提到,通过这个信息服务平台还能够实现前端多品类分类收集,利用各类利废企业实现末端垃圾处置,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他说,可以通过“互联网+回收”的服务平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可持续稳定运行的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回收利用处置体系,生产各类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产品。
研发或引进新材料添加剂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此外,杨小卜还建议,可建立个人的绿色档案,激励全民参与。他解释说,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依托用户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创造生态价值大数据,量化垃圾分类实践劳动,提升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共鸣感、参与感、荣誉感、获得感,并形成个人和社会环保档案记录,为激励全民长期可持续参与垃圾分类劳动实践提供标准的量化依据。
同时,杨小卜还表示,需要大力鼓励市民绿色出行,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绿色公益活动,增强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同时,他提出建议,需要加强有关部门对车辆污染物排放的监控,定时对机动车进行污染物排放抽检,对排放不合格的采取安装净化装置,清洗发动机、消除积碳或安装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碳罐收集系统等有效措施。此外,他建议,可以积极研发或引进新材料添加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汽车污染物排放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让城市经济与环保同行。”
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我们建议将毗邻琴台路的文化公园进行改造并更名为“文君公园”或者其他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典故相关的名称。”市人大代表、成都市华西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成都诗婢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