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 ——聚焦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

成都日报 2018-02-25 06:28 大字

“实施智能经济平台建设战略,构建智能经济基础平台。”“发展文化新经济,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定“靶向政策”,培育“独角兽”企业。”“协调金融协调体系,促进新经济加快发展。”……昨日下午,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讨论会气氛热烈。与会者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出谋划策。

聚焦“六大形态”

实施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在结构转型和新旧动能转化时期,成都把新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成都市设立全国首个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出台支持新经济发展的18条具体政策措施,成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与会者聚焦“六大形态”,就着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展开热议。

“成都在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储备、产业基础支撑、市场前景等方面具有发展智能经济的条件与优势。”对标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民建成都市委会主委仰协建议,应布局战略性新兴智能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发展智能型高科技企业。

具体来说,仰协建议实施智能经济平台建设战略,构建智能经济基础平台;实施智能经济技术攻关战略,实现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实施智能经济融合发展战略,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与行业深度融合应用;实施产业集群升级战略,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实施“三个一批”人工智能人才战略,为智能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实施人工智能成果转化战略,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创新平台。

聚焦创意经济,在台盟成都市支部主任潘裕萍看来,文化新经济不同于通常意义的文化产业。其核心构成是新业态、新消费和新增长。

对此,潘裕萍建议,要建立新经济智库,对文化新经济及发展进行综合研究;建立政府层面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体系和协调机制;建立先行先试的文化新经济试验区;加强引导扶持,用创意设计占领文创产业和制造业的制高点。

“成都已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应推动发展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静脉产业。”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甘华田现场为绿色经济“把脉”。

甘华田建议打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构建“一主三辅”的产业布局。同时,加强静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静脉产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健全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机制,动态无缝把握生产消费走向,实施消费环境责任的梳理与追溯,实现资源精准靶向循环利用。

聚焦“七大应用场景”

定“靶向政策”

培育“独角兽”企业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提出,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着力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

“强大的金融支撑是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金融业良性发展需要构建由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经济社会环境。”民革成都市委会主委里赞的发言,引起与会人员的注意。

构建金融协调体系,里赞建议围绕“六大形态”,动态收集整理成都市新经济企业名录,探索建立新经济融资需求、融资服务等统计制度,全面掌握新经济企业融资需要及服务痛点。同时,还要完善适应新经济高风险特征的投资体系,调整政府投资基金的考评机制,提高财政资金风险容忍度,创新财政对新经济的投入方式,逐步完善“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新经济金融财税体系,适当加大对成都市范围内新经济企业的政府采购力度。

如何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培育更多的新经济 “独角兽”?市工商联主席梁伟建议培育创新载体。“不但要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在蓉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更要瞄准全球一流大学和知名科研院所,吸引其在蓉设立分校及研发机构,构建高端技术及创新输出源。”

“培育“独角兽”企业,还要定“靶向政策”。”梁伟认为,应按细分领域制定“赛道”培育计划。根据潜在“独角兽”企业不同特点、不同业态、不同阶段,制定“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并通过优先采购公共服务项目、优先邀请参与混改、优先授予牌照资质等方式,增强对潜在“独角兽”企业的扶持力度。

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宋妍妍

新闻推荐

成都部分银行房贷利率上调 二套房最高上浮40%

房贷利率变化一直都是市民普遍关注的话题,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区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目前各大银行房贷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都有所上浮,其中几家国有银行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15%、二套房...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