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府绿道,真是美事一桩! 吸引蓉漂、创客纷至沓来的成都新名片
智谷绿道创客智谷咖啡
2月的第一个周末,成都召开天府绿道建设工作推进会,媒体大规模聚焦全市22个区(市)县的绿道建设进展,引起了马胤的注意。上周六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她专门重游天府新区的智谷绿道。结果,这一游促使她做了一个决定:春节后把公司搬到天府新区去。
A 绿色供给
[ 绿道建设开门纳谏 ]
创客提的建议大多兑现了
见雨过天晴,马胤吃过午饭就出门了,目的地是她两个月前去过的天府新区智谷绿道。“听说建得差不多了,想去看看我之前提的建议有没有被采纳。”
去年,成都启动天府绿道建设。天府新区开始依托鹿溪河畔的自然资源,在鹿溪智谷创新带打造总长115公里的智谷绿道。去年底,位于鹿溪智谷核心区内的示范区段生态建设工程接近尾声,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为了让绿道更好地服务沿线企事业单位的人群,特意邀请近百位有意向到新区发展的蓉漂、创客、大学生们实地参观了这条绿道,然后与设计和建设单位代表一起开座谈会,倾听大家对于绿道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建议。
“没想到会被请来参加这样一场座谈会。”马胤创立的福享联创是一家共享经济领域的初创企业,随着不断发展壮大,原来的办公空间不够用了,正在重新找地方。此前,她考察过天府新区的双创环境,相当看好这里的发展潜力,但是公司70%的员工都是蓉漂,对天府新区不太了解,“很多小伙伴担心离市中心太远,交通不便,所以我对是否落户天府新区还犹豫不决。”
第一次绿道之行,马胤瞬间被“圈粉”了。“太漂亮了!原以为就是一块加了慢行系统的公共绿地,结果简直就是一座山地公园。”参观中,她了解到,7.6公里的智谷绿道示范区段沿线聚集了中科院成都研究中心、中科院光电技术创新研究院、紫光IC国际城、国家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一大批重磅科研及产业项目,“未来有机会与这些单位的顶尖创客为邻,想想都觉得很酷。而且我们的创业项目是员工福利共享平台,未来很可能跟这些单位成为合作伙伴。”
马胤说:“智谷绿道实在是太长了,当时,我建议在绿道里增加一些咖啡馆之类的驿站,让绿道成为延伸的办公空间,方便创客们在室外寻找灵感、开拓思路,也可以成为大家工作之余交流的地方。”故地重游,马胤很快在路边发现了一家创客咖啡,而另一处树林掩映的地方,一个待拆的农家乐被改装成创客沙龙。
其他参会者建议的共享单车规范停放点、街头篮球场、便民充电设备、创客沙龙、免费WiFi覆盖、人工智能导览系统等等,也都出现在绿道里。马胤感慨:“游天府绿道,真是美事一桩!”
智谷绿道示范区段项目负责人、成都兴天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工程师汪海表示,“这种意见征集活动,对新区的绿道建设是第一次,结果真的大开脑洞、令人惊喜。”意见征集已经成为新区绿道建设的一个常态化工作机制,计划3月开工的智谷绿道白沙湖段项目也将根据沿线人群特点,做专门的意见征集,而且征集形式会更多样化。
B 制度创新
[ 环保机构下沉街道 ]
时刻“盯紧”身边的污染源
在东大街附近的上班族都有这样的“生活智慧”,中午能赶在11:30之前下楼吃饭绝不拖到11:31,因为晚1分钟就意味着要多排队半个小时,才吃得上最爱的那家卤肉饭。东大街所在的锦江区水井坊街道位于市中心,是成都老牌的服务业聚集区,约1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5个大型写字楼。每天近2万名上班族需要就地解决午饭,因此带来的油烟和噪音污染曾是常年困扰辖区居民的环保顽疾。
“前些年我们辖区的环保投诉就没断过,但街道分工只有4个人管环保,而且街道没有执法权,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又忙不过来。”锦江区水井坊街道办城管科科长刘朝辉表示,过去主要精力都耗在了禁煤的宣传引导以及居民投诉的处理上,成效并不明显。直到2014年,成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开展基层环境保护机构建设,他所在的城管科加挂了环保科的牌子,一系列改革事项落地,整个污染防治“战线”前移,改变了基层环保工作局面。
其中,最关键的改革事项就是对污染源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并根据排污量大小和环境风险高低分,实施分类管理,定期巡查。“2015年起,街道在‘大联动,微治理\’智慧调度平台上新增环保模块,所有污染源数据信息都纳入其中。我们通过与智慧平台配套的APP都能及时掌握,从而加强日常巡查频率。”
现在,刘朝辉和同事们几乎每三个月就能把辖区200多个污染源全部巡查一遍,还有余力做举报投诉处理、政务咨询服务、环保宣传等工作。“明显感觉到辖区环境变好了,居民和商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
去年,水井坊街道点将台社区成立了“红袖套大妈志愿者小队”,72岁的退休教师濮慧琼也加入其中,义务向街坊邻居宣传环保知识,监督商家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并帮忙沟通协调解决分歧。
5年前较场坝东苑进行老旧院落改造,底商的油烟净化装置统一安装上顶的排气管道,其中一根因为部分居民担心噪音大,安到一半被迫停工。川菜馆老板黄明俊1.8万元买的油烟净化装置一直闲置,还不时收到邻居投诉。去年10月,濮慧琼听说后,立即发动红袖套大妈们在院坝里摆摊设点,给居民们做思想工作,不到半小时,“同意书”就签满两页纸。有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黄明俊的整套设备安装完成,油烟污染大大减轻。
“环境治理好了,我们自己住着也舒心。帮人,就是帮我们自己。”濮慧琼说。
C 绿色经济
[ “成都造”尾气净化装置 ]
有效减少柴油车90%尾气排放
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环保”)三楼,“在用车产品开发部”办公室里,一台46寸的液晶屏幕,实时监控着成都、天津、哈尔滨、西安、深圳等地的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车辆运行状况。
包括在用车产品开发部部长曾建在内的技术人员,每天都会通过该系统查询车辆的排放情况,提取所需数据。一旦数据异常,系统将自动报警。
此前,中自环保曾对公司研发生产的柴油颗粒捕集器系统(DPF)进行道路测试。安装了该捕集器的一辆重型柴油车沿车城大道,经成南高速上绕城高速跑了两圈,3小时后返回车城大道。次日拆除捕集器后,重复一遍试验。经比对,试验车在加装柴油颗粒捕集器的状态下,路试3小时,排放的颗粒物总量比未加装状态减少约90%。
曾建住家离公司约7公里,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尽量做到低碳出行,上下班大多乘坐公交车和骑自行车。
作为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的重要行动之一,“科技治霾”工作正全力加快推进。目前,中自环保已针对天然气出租车、轿车、柴油车、工程机械等多种车型,研发出配套的尾气净化装置。今年6月,将给五种类型共计200辆超标样车安装相应的尾气净化装置,并在线监测,验证减排效果,以便建立科学的在用车尾气治理方法。
得益于国家经济稳中向好,对机动车排放进行强化监管,近年来中自环保的产品销售持续增长。财报显示,中自环保去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114.66%,相当于上年全年的数额。
D 共建共享
[ “单车猎人” ]
举报“违停”单车上千次
周六上午9时,邓峥提着环保袋出门买菜,11时还没回家。母亲心中明了,女儿肯定又去“打猎”了。电话接通,邓峥小喘着回应,“我在挪车,马上回来。”
2016年,各大共享单车品牌陆续登陆成都,邓峥从那时起正式成为共享单车的“深度”用户。此后,全国各地频现共享单车被私人上锁、被违停等现象,单车猎人应运而生。他们不是单车企业员工或专聘人员,也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仅仅是“热爱共享单车的用户”。他们“解救”违停车辆,在APP平台举报受损车辆,被称为“打猎”。
成为正式猎人并不容易,实习猎人需经老猎人培训,根据“打猎”作品,通过审核后才能转正。邓峥所在的“成都单车猎人”微信群内现有110余名单车猎人,包括大学生、幼师、石化员工、骨科医生、代驾等。其中,正式猎人仅11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编号。邓峥的“猎人”编号为AA03,全国“猎人”编号为53号,已举报“违停”单车上千次。
以邓峥的经验来看,越是犄角旮旯,越容易发现“受伤”的共享单车。去年5月,邓峥把双胞胎妹妹邓嵘也拉入单车猎人的队伍。
邓峥并不希望一直“打猎”,这一天,已然可期。去年7月,成都出台全国首个《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形成政府、企业、使用者齐抓共管、有序使用的“共享”服务体系。“该意见首次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政府承担服务、规范的监管职责,企业承担共享单车投放、经营和维护的主体责任,使用者做到文明使用。”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林姝霏 摄影 孙琳
新闻推荐
四川省加快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确保2019年基本建成 2020年投入运营
本报讯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2018年工作推进方案》,明确2018年加快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确保实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运营的目标。方案提出,20...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