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优生家校共育高峰论坛”在蓉举行 如何正确培养“资优生” 且听教育专家这样说 优秀学生被重新定义 高分并不代表成才
成都商报记者 许雯 摄影报道
什么是资优生?
教育界将智商较高、学习成绩优异、思维活跃且具有潜在优秀特质的学生群体定义为资优生。
如何培养资优生?
有教育专家表示:“当一个校长、老师将每一个孩子当成资优生来培养时,资优生就会越来越多”。
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界将智商较高、学习成绩优异、思维活跃且具有潜在优秀特质的学生群体做了新的定义,即资优生。何为“资优生”?著名学者克拉克认为,认知特质、情意特质、感官特质、直觉特质、社会特质优异应称为资优生。
如何培养“资优生”?家庭和学校对他们有着怎样的影响?
2月3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七中承办的四川省第三届“资优生家校共育高峰论坛”在七中林荫校区举行。该论坛云集国内、省内众多专家以及名校教育学者围绕“培育资优生核心素养,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奠基”进行了建言献策。
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
优秀学生被重新定义,高分并不代表成才
据成都七中校长易国栋介绍,当下,高中的类型多样化,包括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国际高中。其中,普通高中包括普及型高中、特色型高中以及学术型高中。成都七中属于学术型高中,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英才的任务,“新时代的教育要培养伟大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育不培养旁观者、反对派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提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在各种教育元素中,社会教育是最广泛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最正规的教育,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最长久的教育,“父母是第一老师,家庭是永远的学校,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主要靠家庭,知识的传授主要靠学校,家校携手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易国栋提到,当下我们处在一个重新定义优秀学生标准的时代,即高分不代表成长,成长与优质教育的定义也随着改变,“成都七中虽拥有百年积淀,但美誉度只能代表过去。这是一个被重新定义的时代,如果不思进取,老树不发新枝,被弯道超车或被时代淘汰的情况也会发生……”
上海市闸北中学校长刘京海:
大器早成是个案,大器晚成是规律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当代教育名家、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闸北中学校长刘京海认为,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他提到,教育应该以遗传为前提,把潜在遗传的聪明变为现实的聪明。同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并且应该接受教育,每个孩子都是资优生,“当一个校长、老师将每个孩子当成资优生来培养时,资优生就会越来越多”。
如何培养孩子?现实生活中,有家长提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刘京海认为此话不妥。在他看来,大器早成属于个案,而大器晚成才是规律,教育与成熟也存在一定关联。
此外,他表示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长善救失,适合学生发展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功多于失败,而不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不停地从难题中发现‘自己很傻\’,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人自信,自信方能自主。”
在资优生的培养上,刘京海强调,理念协同是培育的前提,发现学生是突破口,路径是方法,人格培养是核心,“特殊人才需要专家来专业测试,喜欢唱歌和适合唱歌两者有本质区别”。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彬:
教育分层次,优秀的人应具有话筒感
现场,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系教授、教育学博士周彬,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转型”进行了演讲。
他提到,教育是分层次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后,升学率也会随着提升,两者先后顺序不应被颠倒,“武侠小说有一个特点,凡是练独门绝技的,最后都走火入魔了,教育亦是如此。如果一门心思只看升学率,也会走火入魔,陷入死胡同”。
什么样的学生符合“资优生”?他表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已经过去,知道知识越多的人,未必就是“知识分子”,可能仅仅是“知道分子”。“我们要培养有话筒感的人,用声音去影响人。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舞台感,站上讲台就能够挥洒自如地表现自己,带动别人”。
对于“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观念,周彬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兴趣不应该作为学习的起点,而应当成学习的结果,“当学习有成就感时,才能激发兴趣。带着责任感的兴趣,才能更加持久”。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8年春运已于2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春运期间,成都地铁1号线工作日期间将准备备用车,遇客流增大时及时加开上线;2号线针对成都东客站夜间集中到达乘客较多的情况,将夜间平峰服务时间延长至21:0...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