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居住隔阂,创造新型社交居住体验,按兴趣爱好匹配租客 90后“海归”打造成都共享生活之美
郑超(中)正在与租客交流租房体验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近几年,众多带有共享“因子”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出现。郑超(英文名Alex),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成都娃”。17岁离开成都,独自一人奔赴美国求学。如今26岁的他,因为事业,再次回到成都。“我现在做的事就和共享分不开。”在郑超看来,成都的生活之美是共享。
联合居住理念在成都落地 产品发布会吸引过百万投资
1月21日下午,郑超和团队在成都中海国际举办了联合居住产品发布会。他在成都集中打造的50套自营房源目前已上线运营。在发布会现场,吸引了来自杭州、西藏、深圳等在内的50余位投资人,当天便达成过百万元的意向投资。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刘女士表示,自己有闲置的房源,可以交给郑超及其团队打理。“闲置着还不如拿出来出租,共享社会资源。”刘女士说。
成都石室中学校友、纽约大学学生、回国创业“海归”……这些都是郑超身上的标签。2015年从纽约大学退学后,曾进入银行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由于此前在纽约不愉快的租房经历,2015年,郑超和朋友一起做了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Rummy。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匹配室友,在短时间内帮助住客消除陌生感。不久,他把根据兴趣匹配室友的思路延伸到国内,创立了新的公司,提出“联合居住”的概念。“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建立更透明、更直接的联系。”这是写在郑超个人简介中的话。“其实联合居住和《老友记》所传递的信息一样,希望通过匹配适合的室友,在共享房屋的基础上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共享。”目前公司员工有30多位,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内容运营等方面工作。
2017年4月,郑超共享房屋的理念在成都得到了实现,有了第一套可供出租的房源。“当时那套房子是自己租的,在世豪广场附近。”渐渐地第二套、第三套,在成都的房源不断增多。对于如何收集房源?郑超介绍,“目前房屋来源主要从房地产商、房东或城市合伙人中收集。”随着在成都分散的房源越来越多,去年11月,他和团队开始在成都集中打造第一批房源。在第一期建设中,共有50套房源。“1月5号已经有第一批用户试住,计划2月1号正式入住。”据他介绍,接下来,为进一步延伸共享空间,将在社区间引入共创空间、瑜伽体验馆、鸡尾酒吧,预计今年3月启动整体装修,6月正式开幕上线运营。
从纽约到成都 “绕一圈又回来了”
“来成都开辟市场的想法一直都有,除了是自己的家乡外,成都的市场广阔,更适合公司的发展。”郑超说,前期也曾把成都和其他城市对标,最后选择了成都,抛开个人因素来说,“成都有丰富的空闲房源,需要通过内容式运营。同时,越来越多的‘蓉漂\’落户成都,需要有更多的居住空间。”他认为,年轻人喜欢结交朋友,共享公共空间和交流的需求也更强烈。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租房问题,租房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人一起居住。”此外,如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出差旅游网上订房已经普遍。他认为,通过整合闲置的房屋资源,统一实行管理是一种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在他的理念中,提出打破居住隔阂,创造新型社交居住体验。通过专人设计改造房屋,按兴趣爱好匹配租客,实现不同人之间的交互式、体验式生活。同时加入联合房东的概念,联合房东是指居住六个月以上,同时有自己特立独行标签的房客。据他介绍,联合房东需要带领新房客熟悉环境,帮助他快速融入新生活。此外,联合房东在房租上也可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目前公司在全国的联合房东共有近50位。
2009年,郑超离开成都去纽约求学,2015年回到北京创业,2017年,他选择把项目落地成都。短短几年时间,目前,郑超的房源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8个城市都有分布。“更小的私密空间可以鼓励人去接近公共空间,从而结交更多朋友。”在上海的老洋房内,他将客厅内的电视机搬走,换成长桌,住在这里的人围着长桌聊天,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除了在空间上进一步加大共享理念的植入,同时,通过举办各种线下活动拉近住户之间的距离。通过前期做策划,不定时地举办各种活动。“2016年双十一在上海举办了‘分享20个问题爱上彼此’的活动,”郑超说,租户们都很喜欢这种线下活动,此外还举办了读书会、一起做早午餐等活动。
成都的共享经济氛围 像一块吸引企业的“磁石”
郑超认为,政府政策的支持与鼓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就在他的项目在成都上线期间,2018年1月23日,《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其中提出居住空间共享,加快城区的闲置公寓、闲置楼宇、老旧商业设施、老旧厂房和闲置商业地产以使用权共享的理念合理他用,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开拓居住空间“去库存”新途径,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在市内主要旅游区、商务区的住宿领域以“产权共享+换住共享”、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多种模式推动房屋共享。
其实,成都吸引的不止是共享房屋。1月12日,全球首个共享单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出炉,骑行减少碳排放量,成都排名全球第三。郑超笑称自己是共享理念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出行距离短时,我一般会选择骑共享单车,既方便又环保。”郑超说道,骑单车缓解拥堵、绿色低碳。 成都晚报记者 何海燕 摄影 田宇
·成都生活之美·系列评论
共享时代 便利你我
何海燕
共享即分享。共享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从另一层面凸显出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万亿元,增长率高达76.4%,成为我国经济发展6个新增长点之一。
成都的开放包容,使众多共享经济的企业选择在成都“落地”。如今,共享经济已经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室,在共享经济的秤砣上不断“加码”。
共享经济作为新事物,需要政策的引导规范。以共享单车为例,2017年3月,《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正式发布,成都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共享单车规范发展的政府文件。包容、鼓励、规范共享单车的发展,类似这样的新经济案例向外界表明,成都无疑具有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成都十大生活之美”推选活动参与方式
1 拍摄1-3分钟小视频展现你心中
的“成都生活之美”,发布微博并@成都晚报即可参与,或将作品发送至邮箱2902271096@qq.com
2 在成都晚报微信公众号留下文字
或语音,讲述你心目中的“成都生活之美”关键词,留下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即可
新闻推荐
成都伊藤洋华堂前董事长三枝富博亲自调整商品摆放资料图片专/访成都伊藤洋华堂总经理樋口昭谈零售业和城市零售业和城市是花和土壤的关系,零售业是体现城市养分的一部分。有了好的环境与...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