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省政协委员、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不用单一的价值尺度衡量学生

华西都市报 2018-01-25 05:22 大字

省政协委员、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 陈东永

高考改革·观点

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将实施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就将实行新的高考政策。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年9月进入高一的学生将不再文理分科,而是从物理、化学等6门课程中选择其中三门功课参加高考,“综合评价”还将成为高校选拔学生的参考依据。

延续了41年的高考制度为何要改变?取消文理分科是否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增加了学习负担?“综合评价”如何保公平?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省政协委员、成都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

学生应多思考未来人生 而非眼下的利益

记者:高考选拔制度为何要改变?

陈东永: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提升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这两个目的。很多大学其实非常看重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如在高中阶段过早地确定文理分科,削弱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对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

对今年秋季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未来的高考是从“理化生史地政”六门学科中任选三门,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能够得到保障,这既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也是致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个性化,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记者:取消文理分科,是否意味着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陈东永:在已有推行高考改革选科走班的一些地区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学生的负担在高一的时候有一些加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相对较多。

其实很多知名高校的学生,进入大学的前两年要学习所有学科,尤其是数学、语言、物理等,这些学生共同的感受都很辛苦。但是对学生来说,不能老是去想我毕业之后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能不能挣钱?而是要想到把现在的基础打好,在这样的认识下来看待负担,在现阶段看似有点沉重的学习,实际上是值得投入的阶段。而如果把打基础的学习量忽略了,表面上看当下可能轻松了,但是未来可能会走得艰难一些。

高考改革成功标志:从绝对分数控制中走出来

记者:此次高考改革,是否能够实现一直在提倡的素质教育选拔?

陈东永:这就涉及到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考录取中的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将对高考录取提供参考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就是素质教育的导向,有了这一导向,其实也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综合素质测评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性记录以及学生的多种纬度发展,这都有助于引领学校、引领教育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当然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记者: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不太容易量化的评价标准,高校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陈东永:这是很多学校,家长和学生所担忧的问题。其实每一所大学都是不同的,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也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学校看重学生的领导能力,有的学校强调学生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等,大学可以选择适合他这所学校的学生,而不是说每一所学校都要按照同一种规格来选拔学生。

正是因为原来同一种标准的选拔,会把不少学生不曾看见的天赋、潜力和素质忽视了,而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每一个学生有发展和成功的机会。

对于人才的选拔,每所大学都会有自己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和制度的多样性才使得更多的学生有出彩的机会。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大家思考到公平的时候,其实我们还应该想到,多样性的选拔机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大家都不要把分数盯得很紧,曾经一名树德中学的学生考上了南开大学,在校期间创办了几家公司,还获得了五四劳动奖章,而实际上他在树德中学并不是最拔尖的学生,正是因为南开大学的评价体系,让这名同学有机会脱颖而出。

记者:如何来判断改革是否成功?

陈东永:要让学校从绝对的分数控制里面走出来,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次改革就胜利了。现在的每一次考试都要给学生排名,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对学校来说是很压抑的,让教育、让学生、让家长处在一个不能呼吸的教育环境当中。此次高考改革最有益之处就是不再用单一的价值尺度去对比,因为学生选择考试的科目不一样,相互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凸显教育的个性化,从而改善教育环境,师德教育质量真正意义上得到改变。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从绝对的分数比较上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心灵更加自由,学习更加自由,每一个学生都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奋斗、去攀登,有助于改变整个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学理念。营造一个自由呼吁的环境,遵从与自己的内心去学习、去实践。

当然,任何改革都是有难度的。相信在此次高考改革过程当中会遇到未曾设想过的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改革,才去思考这些问题,为未来有进一步的优化和改革积累经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省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建议:解决新经济企业融资难题

周涛新经济需要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龙头企业不仅能给政府带来财税上的巨大贡献,而且能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建立金融支撑体系解决难题“新经济企业往往都是轻资产,无法通过重资产的质押...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