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1+3+6”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 构筑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青白江区规划图
青白江“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 到2020年,港口功能显著增强,创新驱动和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在成都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上走在中心城区的前列。
第二步 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全国临港经济示范区、成德绵协同发展先导区、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成都北部生态屏障,为成都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作出突出贡献,努力走在区域一体化发展城市的前列。
第三步 到2035年,城市能级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成都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贡献青白江力量,努力走在新时代城市竞合发展的前列。
成都青白江区,昔日是国家“一五”时期西南地区第一个工业区,成都市唯一被纳入国家和省政府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范畴的老工业区,因工业立城,伴随着时光岁月的流逝书写下了繁华昌盛的精彩。
如今,经历了“因厂建区”“因工兴区”发展进程的青白江区,是成都市委“中优”“东进”和“北改”重大战略部署的核心区域,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青白江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主动担当对接“一带一路”的历史使命,抢抓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建设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全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新格局,科学确立了“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的总体定位。一幅工业转型升级、蓉欧班列联通欧亚、城市空间布局日益国际范的蓝图呼之欲出。
城市空间
构建“1+3+6”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城市腾飞的精髓。
青白江区围绕“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区”总体定位,以“调整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为导向,确立了“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全国临港经济示范区、成德绵协作发展先导区、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成都北部生态屏障”总体发展目标。同时确立了城市空间发展构架,即“1+3+6”。
其中“1”即“一港”:成都国际铁路港,坚持“国际领先、亚洲一流、国内第一”目标,紧抓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大框架、大手笔规划建设国际铁路港,打造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400万标箱以上的内陆铁路枢纽,构建通达全球、功能强大、陆海内外联动的铁公空水多式联运中心,力争8年内赶超德国杜伊斯堡、10年内赶上西班牙萨拉戈萨;推动集装箱中心站扩能,以及综保区、水果、冰鲜等口岸资质的申报和国际邮件互换局的设立,拓展口岸功能;加密运行蓉欧快铁,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提高运营效益;丰富“五定班列”运行线路,加强与沿海沿边沿江城市、自贸区川南及天府片区等地合作,促进协同开放;完善对外贸易服务网络,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加强一站式通关系统、物流信息平台、供应链金融建设,着力强化“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功能;充分利用自贸区制度优势,引导港投集团走出国门,收购或共建中欧班列海外重点场站,拓展海外物流网络;支持港投集团推进经营性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增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积极创建内陆自由贸易港,争取通过3-5年,建成全国首屈一指的陆路商贸物流枢纽。
“3”即“三城”:一是欧洲产业城,以承接适铁适欧产业为重点,规划建设以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产业新城,打造“两头在外”产业聚集区,争取通过3-5年,建成以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聚集区;二是智慧产业城,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定位,重点布局总部办公、科技研发、品质居住、国际会议等功能。传承保护工业文明,促进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大提升,以“凤凰涅槃”的决心争取通过3-5年成功创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千亿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成产城融合、集“产、研、住”一体化、高端型、花园式智慧产业新城区;三是凤凰新城,依托城市北部凤凰湖良好的水系景观与生态本底,以完善配套、改善环境、提升品质为重点,争取通过3-5年,建成体现人性化、包容性、宜业宜居的国际品质生活城区。
“6”即“六个特色小镇”:青白江区将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争取通过3-5年,建成产业突出、形态优美、韵律悠长、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具体说来就是传承历史文化,留住根与魂,打造城厢天府文化古镇;配套国际铁路港,提升商贸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能级,打造蓉欧国际物流小镇;坚持国际化标准,以五星级酒店、专业会展和高端居住为重点,打造七星岛国际会议度假小镇;利用对外口岸、便利交通和本地特色农产品优势,打造福洪亚欧特色农产品小镇;抓住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契机,发挥举办国际山地运动赛事和康养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人和国际康养运动小镇;挖掘三国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好现存遗址,打造弥牟文化旅游小镇。
发展战略
提出“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
一班快铁,连通成都与波兰罗兹,也让青白江区这个老工业基地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机遇。
过去5年,作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始发地和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青白江区通过大力实施“蓉欧+”战略,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倡导绿色发展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谱奏了一首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破茧蝶变的新乐章。与此同时,一个符合青白江发展实际的“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也破茧而出。
“港口立城”,坚持把成都国际铁路港作为推动青白江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支撑,集聚全球发展要素的价值高地,提升国际化形象的城市名片,通过规划建设国际领先、亚洲一流的铁路港区,构建功能强大的国际物流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引领辐射带动全区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发展。抢抓创建自由贸易港重大机遇,推动青白江从枢纽节点城市升级发展为跨境贸易和供应链金融中心。
“产业兴城”,则是依托铁路港,坚持以港聚产、以产促港, 瞄准智能制造、加工贸易、供应链管理和跨境电商,突出以物流促进商贸发展,聚力国际铁路港打造临港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聚焦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金属功能材料、3D打印材料(增材制造)等五大细分领域,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先进材料和智能装备产业生态圈;立足全域土地整理,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景观农业、开放农业,打造都市农业生态圈。
“品质优城”,健全完善现代化、国际化、高品质的城市配套,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挖掘彰显青白江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美丽的城市生态,让青白江更加舒适便捷、宜居宜业、安定和谐。
【专访】
青白江区委书记 张胜
加快建设 “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
每一个伟大的城市,都是一部独特的城市传奇,而这部传奇的脚本就是城市规划。在青白江,“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就是书写青白江城市传奇的开始。
“内陆亚欧门户”就是不断提升对泛欧泛亚的国际通道口岸功能,加快集聚发展临港产业、创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内陆门户城市,成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西部国际友好往来门户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就是顺应国际化城市发展规律,系统推进城市业态国际化、形态国际化、配套国际化、人的国际化,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加快建设具有高度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国际创新型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精神的国际宜居宜业城市。
此外,我们还要坚持规划权威性,科学引领“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加快建设。充分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始终坚持规划的引领性,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要把握经济规律,系统推进经济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全面厚植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内生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夯实支撑力,加快发展新经济提升创新力,优化信息交通体系提升聚合力。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全域乡村规划为引领,科学系统研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动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以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经营为关键,加快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体系;以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为路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努力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构建便利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 肖礼军
青白江应在成都发展进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
“青白江目前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作为地处成都北部的“一带一路”国际铁路枢纽门户和成德绵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青白江应该在成都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肖礼军认为,基于这样的优势和机遇,青白江区提出“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和“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的总体定位,是在城市各个系统中全面落实成都市委重大战略部署,是非常科学合理准确的。
本报记者 赵荣昌
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自成都军大重症呼吸病康复行动工程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本次活动将延至本月底结束,请还未申请的朋友抓紧时间申请,同时为了减少救助的手续和不必要的麻烦,行动组也优化资源,合理安排,采...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