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增万亿城市:“北上广深”之外的新选择

淮河早报 2018-01-15 11:54 大字

近些年,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再迷恋特大城市了,而宁愿选择回到离家更近的万亿城市。一些进入万亿俱乐部名单的城市,它们每年吸引人才的数量都在不断的上升。

据统计,加上无锡和长沙,中国GDP超过1万亿的城市已达到了14个。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GDP破万亿,意味着城市的影响力有了质的提升,并正在成为区域经济重心之一,拥有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不断增多的万亿城市,也进一步说明,经济发展的速度动力源,正逐步在“北上广深”之外的一些城市出现。这样的动力源,其实从这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施政纲领中就能看得很清晰,它往往意味着:更宽松的人才户籍政策、具有相当吸引力的人才优待措施、简政放权的进一步落地、更多的国家级特区成立,政策、资源的倾斜,使得这些城市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与规模化人口集聚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城市资源和机会的不均等,人们热衷于流向特大型城市以分享规模效应的红利。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无奈之选。

不过,如今万亿城市的不断增多,也就意味着,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我国城镇化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也在发展中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实际上,近些年,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再迷恋特大城市了,而宁愿选择回到离家更近的万亿城市。

而且,一些被人称为“二线”的万亿城市,也正在承接许多新兴的技术产业,成为技术革新的排头兵。比如在杭州,支付应用和网购模式从这里出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而成都、苏州、南京、武汉,也是数字化转型中的佼佼者。

更多机会、更宜居、更开放,让这些新的万亿城市,拥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它们在成为区域经济翘楚的同时,进一步减轻了特大型城市的焦虑与矛盾。

当互联网把信息不对称抹平,当高铁把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距离,物流的距离和人口流动的距离不断压缩,当万亿城市越来越多,可以想象,未来它们将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也给人们在北上广深之外提供更多的美好生活选择可能。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成都到2022年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无人零售、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社区集成化智能服务终端、体验式酒店……13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成都市将深化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到2022年,成都生活性服务业产业增加值...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