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位驻村人的情怀

甘南日报 2017-12-08 12:06 大字

他连续两年自愿申请驻村,他用自己的驻村补助和工资资助村里的贫困大学生,他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凭着一颗真挚的心,用一件件小事温暖了人心,感动了群众,谱写了一名普通驻村工作队员的为民情怀,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

他,就是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竹尼村、嘎腰村驻村工作队(林芝市纪委派驻)队员马兴鹏。

“他做的好事太多了”

进驻竹尼村以来,马兴鹏主要负责做好强基惠民文件的起草、收发、归档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与群众打成一片,和村民一起扫除、清理村庄垃圾,维修水毁农田、乡村道路等,真正成了村里的一份子。

“每天下了班,我都习惯要到村里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马兴鹏说。他经常帮助村民代写各种申请,替村民充电话费,代购化肥、农药、种子,代买药品、鸡苗等。他为村医务室缺医少药的事揪心,先后两次协调市政府相关领导和市县卫生部门为村医务室解决了价值两万余元的药品和输液管、酒精、村医工作服、输液架等医疗器材。他看到村里的村医连给村民扎针都十分困难,便积极协调市农培班,把村医送到市里去参加业务培训,以提高医术。他看到村里的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冬天里还穿着单衣,便千方百计筹得1万余元,给两个村的孩子购买了60余件崭新的越冬棉衣和一批文具,包括铅笔、橡皮擦、铅笔刀、圆珠笔等,并逐一发放到孩子们的手里。他得知村里的大学生次仁曲宗家庭困难,正在为其昂贵的学费发愁,立即从自己的工资中一次性拿出1万元用于资助她完成学业。同样受到资助的还有困难大学生仁青曲珍和扎西江措,给仁青曲珍资助2100元,给扎西江措资助1600元……

对于马兴鹏所做的每件好事,村民是如数家珍,能够扳着手指一一数来。

“他帮了我家的大忙”

“他帮了我家的大忙!”竹尼村的党支部书记格桑次列和老阿妈扎扎都这样说。

格桑次列有个女儿叫格桑卓嘎,今年27岁,患有一种怪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格桑卓嘎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与她相依为命的父亲格桑次列两次带她去成都华西医院医治,前后共花去近15万元,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虽然国家给报销了绝大部分医疗费,但仍然负债累累,如今已是家徒四壁。所幸的是,经过两次治疗,格桑卓嘎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需要不断去医院复查,每天要吃医院特配的、昂贵的药品。

格桑次列是竹尼村的党支部书记,工资微薄,家庭贫困,父女俩仅靠所种的几亩稻田艰难度日,根本无力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马兴鹏得知格桑卓嘎的病情和她家的情况后,通过网络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请求爱心人士帮助格桑卓嘎渡过难关,重返健康,重拾快乐。倡议引起台湾、北京、广东等20多个省市的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为格桑卓嘎筹得善款8万元。

扎扎是竹尼村的一个老阿妈,今年70多岁,坐车去县城,不料途中遭遇车祸,胳膊骨折。因其家庭贫困,陷入了有病无力医治的困境,马兴鹏获悉后,为其筹集了2.68万元的医疗费,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他为弘扬僜人文化费尽了心思”

“感谢你提供的这个平台,感谢你为宣传僜人文化所作的贡献!”嘎腰村党支部副书记美丽华每次见到马兴鹏,总会竖起大拇指夸奖一番。

美丽华所说的平台,指的是由马兴鹏创建的“僜人之家”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进驻嘎腰村后,马兴鹏通过入户走访调研了解到,当地的僜人文化特别是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习俗由于种种原因正在慢慢消失,比如僜人的“克拉亚宗”仪式,就存在“人死技亡”的危险。为此,他创建了“僜人之家”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吸引察隅县9个行政村的僜人群众入群,通过公众号定期向他们推送有关僜人文化方面的文章、视频等,在娱乐僜人群众的同时,也宣传、弘扬了僜人文化,受到僜人群众的普遍欢迎。

(据《西藏日报》)

新闻推荐

最小背包客徒步罗布泊6天 哭着与同伴返回“虎爸”潘土丰称以后“尽量选择放假时间徒步”

“虎爸”潘土丰称以后“尽量选择放假时间徒步”“最小背包客”徒步沙漠。旅途中休息。(受访者供图)12月7日,雯雯一行5人在成都小天竺街一旅舍。刘陈平摄不上幼儿园、从小跟着父母徒步、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