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答好这道“厕”试题

成都日报 2017-12-05 03:24 大字

□本报评论员 何晓蓉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时间是在卫生间度过的?世界厕所组织统计的数据是:三年。

如果你问,对造访之地的最高评价如何表达?很多人会说:“这个城市连公共厕所也是美美哒!”

厕所状况,关乎百姓生活,映照城市化进程,折射文明风尚,关系国家形象。“厕所革命”,是一项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

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亿万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连续两年,成都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厕所革命”先进市。“小角落里的大革命”带来的获得感,源自这个城市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对民生小事抓实抓细的成事作风,以及应对改革难题的答题智慧。

厕所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化的一面镜子。面对城市快速发展中日益提高的如厕需求和历史欠账,补齐厕所问题这一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文明的短板,成都从规划源头入手,首先解决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按照规划,到2020年,成都市将分别新建和改造环卫公厕800座和1500座。

厕所虽小,却最能体现个体尊严。成都的解题思路很清晰:在人们的使用需求中发现问题、完善细节。从“第三卫生间”、老年人专用厕位、婴儿护理台、提高女厕位比例到“一厕一景”,在数量明显增加的基础之上,成都厕所的质量也在快速提升——设计景观化、设施人性化、环保低碳的建设理念无处不在。

有人说,“厕所革命”不仅是一道文明试题,更是政府管理的一张试纸。红外线监控预洁系统,在城管APP中新增“找公厕、用公厕、评公厕”功能模块,全市A级旅游景区配齐卫生纸、擦手纸、洗手液,增设环卫工人休息室……在厕所建好之后,如何让人们用得更舒心、最大化地发挥其价值,成都正加快步伐,努力让政府管理与服务同步刷新、不断迭代。

“要避免出现奢华厕所,不能只吸引眼球,不解决问题。”开展“厕所革命”之初,成都即这样自我警醒。从今年3月的“厕所革命”专题会议到昨日举行的专题会议,我们能看出这个城市的决心:“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

新闻推荐

成都民政局回应救助“口袋婆婆”:正与老人户籍地民政局协商

“口袋婆婆”蒋贵英 视觉中国图12月4日,成都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该局已经注意到网络上关于“口袋婆婆”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加班展开相关工作,联系其暂住地民政局和户籍所在地民政...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