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之变5年地铁修到家门口小区旧貌换新颜

华西都市报 2017-10-18 04:56 大字

地铁修到家门口小区旧貌换新颜 赵光耀(右)和社区居民一起聊家常。

社区工作者

“我希望通过社区、社工、居民等多方参与,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最初的交通不便,到地铁修到了家门口。从2013年的“农转非”落后社区,到如今环境优美、和谐幸福的花园小区,短短几年间,圣灯街道华林社区从无到有,五年的变化,让身处其中的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其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扎根成都的山东人,同时也是华林社区书记的赵光耀 最有发言权。

从不通公交到地铁直接到家

华林社区属于“农转非”小区,4个村、11个生产组,除富临理宫属于商住小区之外,华林西苑、东苑、南苑均是“农转非”安置小区,共5000余户、1万余名居民。当时的华林社区,交通不方便,区域居住环境相对落后。出行要搭公交车,居民出门都要走十多分钟。

2013年5月20日,赵光耀作为社区书记来到华林社区,积极着手改善交通。通过街道、社区和公交公司紧密对接,从第一条直达线路7路公交车开始,华林社区居民出行驶上了快车道。目前开通了4条进出社区的公交线路,社区巴士则将理工大学、二仙桥片区到华林社区形成一个环线,让搭乘公交的市民,有了中转车。正在建设的地铁8号线在社区设立了车站。今后出行就更便捷了,也让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品质有了极大提升。赵光耀说,成华区打造的六大市政公园之一的圣灯公园,和华林社区隔了一条路。今后居民家门口还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日子过得越来越安逸了。

未来五年社区院落提档升级

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真正为社区居民办实事。社区环境生活环境在变,赵光耀也发现,居民们也变了。“社区最大的变化,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更强烈了。”赵光耀记得,2015年6月28日,院落党员在社区内组织清除杂草、捡垃圾的活动,很快就有居民反映问题,“我还以为哪里没做好,原来是他们觉得自己虽不是党员,但也想参与到活动中。”于是赵光耀就把“党员义工日”改为“华林社区义工日”,全员都可以参与。众人的积极响应,让社区环境大大提升,最近有省外的来社区参观,直夸是住在花园里的小区。

目前,成华区提出,每个街道在2020年前,打造一个高品质和谐的社区。作为圣灯街道的示范社区,华林社区启动了特色院落的打造工作。未来五年,计划对社区的4个院落,全面进行环境的提档升级。“我希望通过社区、社工、居民等多方参与,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赵光耀説。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想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数读

4条公交

2013年前没有一条公交车路线经过华林社区,如今已有4条公交车进出社区,地铁8号线已经修到了社区口。

1千余场

这些年,成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需要安保的活动越来越多,规格也更高,每年要接到1千余场大型活动的安保任务。

从0开始

5年前,无法想象用无人机带着专业相机上天拍摄,而5年里,用航拍记录了成都的高楼拔地而起,不断生长。

新闻推荐

双11大战一触即发 京东苏宁率先发招 阿里菜鸟发布机器人旗舰仓

开/栏/语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来临,始于2009年的双11已成为中国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商业符号。进入第九个年头的双11,注定不平凡,注定会有新变化——将不再是传统电商独舞。拼人气、拼流量、拼促销、拼...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