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胆试 大胆闯 自主改 成都高新区创新基因激发无穷动力 成都高新自贸区成立半年入驻企业破万家 注册资本金增千亿

西南商报 2017-10-17 04:34 大字

[摘要]成都高新自贸区成立半年入驻企业破万家 注册资本金增千亿

前言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成都高新区捧出了一份喜人答卷: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成立半年,入驻企业破万家,注册资本金增千亿。这一硕果的背后,是高新自贸区秉承着成都高新区创新基因的结果,是高新自贸区成立以来一系列深化改革、推进开放的探索创新的结果。正是成都高新区无处不在的创新理念,助推成都高新自贸区树立内陆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国际合作标杆,争当内陆自贸试验区领头羊。

10月9日,笔者从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获悉,自4月1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企业持续快速增长,截至9月30日,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10679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017.21亿元。其中,内资企业10556户,注册资本(金)1010.76亿元;外资企业123户,注册资本(金)6.45亿元。

今年4月1日上午9时,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立足金融城、天府软件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29.86平方公里区域,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建设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创新要素集聚、监管高效便捷、协同开放效果显著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助推四川自贸试验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创新始终伴随着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是推动区域经济社区发展的最强大基因。”成都市副市长、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将进一步扩大社会领域的开放力度,通过一系列推动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的改革创新举措,促进群众获取公共服务便利化,促进自贸区改革试验成果全民共享,助推成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获批成立半年来,近200个日夜,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持续释放开放红利,成为四川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市场主体激增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化改革、推进开放的探索创新。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洪涛表示,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积极推进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特征的投资准入制度,努力推动事先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的政府管理制度变革;探索实行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携手以色列、法国等国的科技园区,围绕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及信息技术开展合作,筹设全球化产业联结基金;牵手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共建卡耐基梅隆在中国的首个研究院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智慧基础设施技术和系统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

三箭齐发 打造优越的创新生态

关键词:四川首个人工智能辅助申报平台正式上线;盈创动力模式获全国推广

服务创新 人工智能辅助申报平台正式上线 自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4月1日揭牌以来,市场主体呈现持续激增态势。“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政策申报服务、提升自贸区政务服务水平,我们启动了系列‘压力测试\’,搭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申报平台。”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洪涛介绍,申报平台从6月开始搭建,8月首次内测,9月下旬正式上线。系统内存储了成都高新区金融政策申报条款,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分析与筛选,自动匹配企业申报条款。

“每年4月和10月申报政策时,企业需要掌握的信息,政府部门全都梳理出来,企业就不需要再花大量时间研究相关政策,在家中用电脑或手机就能办理。”该负责人介绍,此次平台上线的最大亮点在于政府部门换位思考,转变服务方式,将原来的政务服务时间从“5天×8小时”变为“7天×24小时”,延长了政务服务时间,减少了企业办事的额外工作量。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之初就一直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揭牌当日,四川首位智能政务机器人——“高小新”为入驻公司发了营业执照。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小新”可以解读大家的情绪,实现人机互动,还可以为办事群众和企业答疑解惑,提供政策咨询,介绍注册流程。下一步,企业或居民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的业务,50%将由机器人完成。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鹏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成都高新区将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内陆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过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市民服务网络平台,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化,促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成果全民共享。

科技创新 打造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 今年9月,成都高新区发布了《成都高新区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共26条和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建设方案。

政策涵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企业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领域。设立总规模不低于3亿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高校院所人员在成都高新区创立的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投资,鼓励企业发展壮大。

“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这一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将借鉴现代超市经营理念,打造标准化、网络化、品牌化的服务产品,为企业提供自选式、便利式的专业服务,建设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连锁体系。

成都高新区的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将按照“1+N”空间布局,创新设立“旗舰店+主题店”模式。在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打造1个高新技术服务旗舰店,在产业园区、街道社区、线上平台、海外园区建设N个园区·街区·社区特色功能店、网络在线平台店和海外创新中心店。到2022年,这里将聚集2000家各类高新技术服务机构、超过10万的从业人员,累计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

高新技术服务超市以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为核心,促进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推动创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建成后的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将实现服务高新技术项目、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功能,助力成都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中国西部科技中心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金融创新 激活创新创业要素 今年9月,国务院决定推广13项具备复制条件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举措。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即“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经验之一。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初创企业因‘轻资产、无抵押、风险高\’遭遇的融资困境。”陈洪涛介绍,“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市场化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服务,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年来,盈创动力还将投资的触角延伸至四川各市州金融服务平台,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盈创动力与德阳等地方共设天使投资基金,运营的四川省“创新融资基金”和“园保贷”产品已经覆盖四川全省,服务区域已达62个工业园区,推动了四川科技金融融合和产业发展。

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首创的盈创动力模式累计为49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过400亿元;累计为4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超过72亿元;累计为16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增值服务;累计助推80余家中小企业改制上市。

全球揽才筑牢国际人才双创聚集地

关键词:海外人才离岸基地数18个;诺贝尔奖得主引进5名

今年9月,2017年“天府人才行动-海外行”活动圆满收官。作为一年一度的大型国际引才活动,在活动开展的短短半个月内,成都高新区就分别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和瑞典设立了海外人才离岸基地工作站。如今,成都高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基地数已经达到18个,海外人才推荐、引进、离岸孵化网络体系进一步在全球铺开。

另一边,诺贝尔奖得主毕晓普9月18日重回成都高新区,前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探访毕晓普癌症研究所的建设进度。5个月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八成的“高新速度”,让毕晓普赞叹。而像毕晓普这样的诺奖得主,成都高新区已成功引进了5名。

构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离岸”的本质,其实是基于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方式,突破地域限制,让海外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回归”,让高层次人才即使身居海外,也能通过这种创新的体制机制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在成都高新区的转移转化。

柔性引才的背后,是政策体系的强劲支撑。近年来,“人才”已成为成都高新区改革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在成都高新区,建立国际人才城,为海外人才在蓉离岸创新创业提供全程代理服务;颁布菁蓉·高新人才计划,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全球揽才;建立人才礼聘制度,通过上门礼聘、猎头招引等方式,力争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让全球最顶尖的国际创新要素在此加速聚集……立足全球揽才的高新谋划,早已成为一种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全球精英“西南飞、筑高新”。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成都高新区充分打通海外人才进区创新创业渠道,遴选创业项目,促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构建,让成都高新区对海归创业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效力,“孔雀西南飞”已成为时代背景之下的一种新现象。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成都高新区海归创新创业者已经超过1000人,其中博士占到一半,达到520人。激活全球创新要素,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全方位落地,成都高新区正进一步凝聚国际人才竞争优势,成为全球人才聚集地。

全球视野建设国际创业新高地

关键词:实施国际顶级科技园合伙人计划

目前,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正大力实施国际顶级科技园合伙人计划(TSPPP)。陈洪涛介绍,这个计划是链接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和创新区域的国际化网络平台,是成都高新区实践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试验区战略的最新成果。

在今年5月举办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成都高新区与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西班牙巴塞罗那创新产业园、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园、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园区共同成立“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联盟”。下一步,联盟成员将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TSPPP)”框架下,围绕各自主导产业枢纽构建常态化跨国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园区间产业发展交流合作机制。

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广复制自身改革创新经验。为推进成都和川南城市群协同发展,成都高新区与自贡高新区共建自贸试验区平台,将同为国家级新区的自贡高新区纳入对外开放合作框架体系。今后,自贡高新区也将加入TSPPP合作框架体系,通过构建“技术(研发)+产业(生态)+资本(基金)”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架构,打造开放度更高、便利化更优的营商环境。

从起步之初的寻找市场,到如今成体系地共建园区,成都高新区还在不断构建对欧合作、全球开放、互通互赢的崭新格局。以科技型企业“欧洲行”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开展,打通高新企业“走出去”的渠道,让高新企业的创新能量在海外市场得以释放。如今,奥泰医疗的产品已成功出口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0余个海外国家;成都硅宝科技与意大利德诺公司合作共建中意联合研发全自动间歇法密封胶生产线;成都希盟科技与法国达索系统等共建“中国工程数字化创新中心”……“中国向西看,欧洲向东看”,成都高新品牌正在进一步为世界所熟知。

今年,中国-欧洲中心正式落成,将成为未来欧洽会永久会址。作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旗舰,这栋高达193米的城南标志性建筑,更加印证了成都高新区对欧开放平台全面扩容的迫切需求和不断加大的对外开放步伐。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坚实平台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美好蓝图正在眼前铺开,始于成都高新区的蓉欧“新丝路”将越走越远。

陈洪涛表示,未来几年内,成都高新区将力争与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西雅图科技园、法国索菲亚科技园等十余个顶尖科技园在产业集群、金融开放等领域合作,探索建设全球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全球科技园区之间的科技与产业合作枢纽,促进创新、资本、人才等要素跨境互联互通。云兮 舒琴

后记

5年里,从2013年跻身全省首个GDP破千亿元的产业园区,到2015年成为全省首个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的工业园区;从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成都高新自贸区成立半年入驻企业破万家……立足南丝绸之路的起点之城,成都高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前行的每一步,都打上了深深的“创新”印记。创新不停顿、改革不止步。以创新促改革、促发展、促开放,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的成都高新区,将与世界更紧密地相连。

新闻推荐

天府新区三星小学营造文明校园环境

(记者李强)日前,成都市天府新区三星小学全体师生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后,四(3)中队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的国旗下主题活动。同学们表演了“校园文明礼仪三句半”,以打快板、拍手...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