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都专家团赴美参加第59届ASTRO年会 “我们是唯一挂着中国国旗的获奖团队”

成都商报 2017-10-09 01:30 大字

尹刚领取获奖证书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道难题

对于一些癌细胞,尤其是肺癌细胞是否会发生脑转移,医生用于判断的指标很弱,经常会有低风险患者被过度治疗,或者高风险患者被保守治疗的情况。

一道曙光

新成果借鉴了认知神经学科的研究方法,搭建出一套判断癌细胞转移的算法模型,可以提高医生判断癌细胞脑转移发生的概率。

9月底,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员尹刚离开成都,去美国西海岸城市圣地亚哥。这一去,并不是因为国庆长假,而是他做了近3年的研究,终于得到了一次宝贵的认可。大概3个月前,一封来自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的电子邮件告诉尹刚,以四川省肿瘤医院郎锦义教授、王培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尹刚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基于核磁共振技术预测肺癌脑转移》被ASTRO学术委员会授予:基础、转化科学文摘奖(Basic/Translational Science Abstract Award)。

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肿瘤医院方面了解到,这个奖项是ASTRO在放射物理领域,首次授予中国大陆研究人员。该研究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对癌症,尤其对肺癌的治疗方案有更精准的选择。

据了解,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成立于1958年,是放射肿瘤领域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组织。由ASTRO举办的年会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肿瘤放射治疗学术盛会。

第59届美国肿瘤放疗学会年会开幕

“我们是唯一挂着中国国旗的获奖团队”

2017年9月23日,第59届美国肿瘤放疗学会年会在南加州市圣地亚哥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11000余名肿瘤放疗同行相聚在这个美丽的海港城市,共同见证这一场举世瞩目的学术大会。相比曾经,本届大会上有了更多的中国面孔。去年,四川省肿瘤医院派出了6名专家参会,而今年达到了11名,尹刚便是新成员之一。

“年会开始10天前,ASTRO就在官网上公布了获奖名单,一共44个奖,我们是唯一挂着中国国旗的获奖团队。”尹刚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本届ASTRO也有其他一些华人得奖,但他们都供职于海外的研究机构。9月23日,尹刚去美国放射肿瘤学会报到,工作人员在确认了他的身份后,就直接给了他一张获奖证书和1000美元奖金,并将他吸纳为学会的会员。“领奖流程很简单,不会像国内的颁奖仪式,感觉就像去大学报了到,ASTRO更重视的是之后的学术交流。”

上万人参与的大会,报告者络绎不绝,每10分钟就有一位专家走上讲台。美国当地时间9月25日早上7点55分,因为时间尚早,ASTRO会场里还显得比较冷清,第一位专家完成了自己10分钟的报告,下一位上台的就是尹刚。当他的报告作完,惊讶地发现偌大的会场里观众已经坐满了三分之二。

“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也在本次大会上比较亮眼,我们所做的也是和人工智能相关。”尹刚介绍,他对本次报道和ASRTO很满意,在与外国同行的交流中也收获颇丰,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的英语口语还需练习。

据了解,四川省肿瘤医院近年来共有30项研究入选ASTRO大会POSTER(海报展示),放疗中心研究成果连续三年入选大会的大会报告。

灵感来源于认知神经学科

就像谷歌训练AlphaGo

尹刚曾经在电子科技大学学习,攻读了“认知神经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而本次获奖论文的灵感来源,是源于他对认知神经学科的深刻认识。“我们将认知神经学科领域里的一些研究方法,移植到了癌细胞脑转移的判断上。”尹刚说,自2014年年底,他和郎锦义、王培开始了这项研究的初步设计。

而论文《基于核磁共振技术预测肺癌脑转移》所提供的学术成果,是借鉴了认知神经学科的研究方法,搭建出一套判断癌细胞转移的算法模型。尹刚举例解释,患者的认知和心理的变化,可能与癌细胞脑转移是有关联的,这就是该论文所运用的原理之一。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研究了100多位癌症患者。”王培告诉记者,他们观察了这100多位癌症患者的动态信息,从严重到好转、从普通到恶化、甚至直至死亡的全过程,从而判断出哪些患者有更大的概率发生脑转移。随后又对这100多个样本产生的数据进行研究和整理,并建立起一套算法模型,最终完成论文。

“现在只能说初步完成了研究,距离它最终成型并运用到临床,还需要继续完善研究。”尹刚说,100多个样本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找更多的样本,来“训练”这个模型,“就像谷歌训练那个下围棋的机器人AlphaGo一样,我们的模型也需要大量的训练,属于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

精准判断让患者少走弯路

目前还需要100~200个样本

“对于一些癌细胞,尤其是肺癌细胞是否会发生脑转移,医生用于判断的指标很弱,如果有了‘论文\’中的算法模型,可以提高医生判断癌细胞脑转移发生的概率。”尹刚介绍,通常医生在判断脑转移的时候,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发生低风险患者被过度治疗,或者高风险患者被保守治疗的可能性,这套算法将降低这种可能性。

“这个算法的目的,就是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判断癌细胞、尤其是肺癌细胞是否发生脑转移,从而选择更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王培介绍,研究员的职责是帮助医生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而这套算法可以让医生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让患者也规避了不适合的、过度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少走弯路,最终减少生理痛苦和经济损失。

对于该研究的前景,尹刚认为:“从研究到做出产品再到临床应用,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信心继续完善该研究,目前还需要100~200个样本。”未来,该研究的成果将以软件的形式呈现到临床。”

成都商报记者 王拓

新闻推荐

那些年,我是如何花光我的大学生活费的

对不少人来说,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也是第一次有了一小笔生活费在手里可以自己打理。如今,大学开学已一月有余,日常开销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一份《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一览表》下,学...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