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给人生一次出彩的机会——中国电科第三届“卓越杯”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侧记

四川工人日报 2017-09-28 03:47 大字

9月27日,中国电科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落下帷幕,120名选手们在决赛中纷纷亮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武林”盛会。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电子设备装接工赛场上,选手们身穿蓝色防静电服,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镊子、放大镜、烙铁、万用表……各种工具在他们手中应用自如。在一个个狭小的电路空间里,选手们一手用镊子夹起芝麻大小的元器件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电路板上,一手握住焊枪精准地把器件焊接牢固,如绣花般地展现了密集焊接、元器件装配、钳装、封装、胶粘等多个专业技能,令人叹为观止。

“考试产品是智能环境监测仪,选手必须在6个小时内,完成300个元件、600多个焊点和70多条线的装接,经过焊接、装配、监测、排除故障等7道工序,难度不小。”电子设备装接工决赛裁判长肖老师介绍,除考察稳定程度外,也考验选手们的手上功夫,“焊接的70多条线,每条仅隔着一根头发丝,必须要眼明手快,否则就会糊成一片,造成产品报废。”

与此同时,在成都技师学院数控铣工决赛现场,轰鸣的机器声让现场变得十分热闹,空气中洋溢着浓烈的机油味。选手们一会儿对着试题图纸在电脑上紧张编程,一会儿打开自己的“百宝箱”变换着使用各种工具,米黄色的切削液飞流直下,工件坯子在与各种钻头、铣刀搭配跳着“双人舞”,小银鱼般的金属碎屑在密闭的铣床中四溅而落,原本粗笨的金属坯子慢慢出落成耀眼的工艺品,叫人鼓掌赞叹。

“最后出来的工件表面要像镜子一样光洁”,关于比赛难度,数控铣工决赛裁判长常晓俊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是加工精度达到A4纸厚度的三分一。此次数控铣工比赛产品是雷达天线模型,制作十分精细,由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两个模块组成,不仅要求选手懂设计,还要懂得加工,“这也是对选手们工匠精神的一次检验。”

“同时举办两个国家二类工种比赛,在我们集团公司历史上尚属首次。”大赛总指挥、中国电科党组成员、工会联合会主席毛远建表示,通过此次大赛,中国电科将选拔出集团公司行业内技艺精湛的领军人物,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加速集聚一支集团公司实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王林娟本报记者 王旭

新闻推荐

夜里回家交不交开门费谁说了算

□乾羽“大院24点关门,从0点至2点开门者,需先交2元开门费,凌晨2点以后交5元。”在成都许多老小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通常在24点至清晨6点之间,业主回家时门卫会收取1~2元的“开门费”。有网友爆料位于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