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出炉 重塑主城区 优功能 优产业 优形态 优空间 优方式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昨天,市规划局披露了备受大家关注的《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也是“十字方针”中首个完成并稳定的规划落实成果。
据介绍,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规划局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思路,全面开展规划工作,分类分级细化落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按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经济地理的规划思路,主要以五环路为界形成“中优”规划范围;涉及“11+2”的区域结构,面积共1264平方公里。目前,“中优”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审查,并已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下一步将按照该方案逐步实施。按照该规划,“中优”目标及思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最终实现“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
关键词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路径1 降低开发强度
根据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的总体格局,优化形态分区。《方案》明确,形态分区分为核心区、一般地区、特别地区。其中核心区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轴线、城市中心区,为建设强度相对较高的区域;特别地区指中心城历史片区、滨水区、依山区、城市风道区、环城生态区等区域;一般地区指除核心区及特别地区以外的城市区域。按照总体城市格局,将二环以外的历史片区、滨水区、依山区、城市风道区等从原有建设分区调整为特别地区。
降低住宅基准容积率。成都容积率过高是导致交通拥堵、城市形态较差、特色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借鉴天津、上海的规划管理,应大力降低容积率。
同时降低商业基准容积率。城市形态分区分为三类,实行平均容积率和最高容积率双向控制。根据城市设计,在同一片区同期建设的项目中总体平衡。
路径2 降低建筑尺度
加强城市形态精准规划,精细化管控,通过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及详细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加强城市建筑尺度管控。
加强“四边”的建筑形态控制——临主要滨河地区、历史文化片区、主要临山地区、主要公园周边、环城生态区,地块内50米以内建筑高度应不超过24米,50米以外的高层建筑之间的高差比不宜小于25%,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
加强对建筑连续面宽的控制——中心城区范围内临规划宽度30米以上道路(含30米) 和主要河道的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商住楼和10层(含10层)以上的纯住宅建筑主楼面宽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80米;建筑高度大于24米且不大于60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60米;建筑高度大于60米时,其主要朝向投影面宽不宜大于40米。
加强对建筑形体的控制——30亩以上建设用地内的建设项目,高层建筑之间的高差比不宜小于25%,面向城市开敞空间和主要道路应形成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商业办公建筑不宜出现3栋及以上简单重复。住宅建筑不宜出现6栋及以上简单重复。高层住宅宜采用点式设计。
路径3 降低人口密度
现状人口密度——“中优”区域现状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约1.55万人/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密度——“中优”区域规划人口密度调减为1.36万人/平方公里。
疏解非核心功能,降低人口密度——通过调迁一般性制造业、部分批发市场及仓储物流、中等职业教育,疏解部分人口。
置换现代服务业,优化人才结构——产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转变,优化人才结构,增加高技术人才人口密度。经估算,疏解非核心功能置换出的用地,40%用地引入新兴业态,作为现代服务业用地,60%用于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通过疏解非核心功能置换为现代服务业,同时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
通过降低容积率,降低人口密度——绕城高速内通过调减容积率,调减规划人口75万人;“中优”区域内通过调减容积率,调减规划人口150万人。
通过以上举措,规划人口密度调减为1.36万人/平方公里。
关键词 提升城市品质
路径1 塑造特色
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特色;分片区确定风貌特色。
保护典型反映成都市文化特色的18片城市特色风貌片区,保护片区整体风貌,改造建筑“修旧如旧”,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风貌、建筑尺度、建筑肌理协调,原则上不应新增高层建筑。保护“中优”区域86条特色风貌街道,以保存特色风貌街道的空间尺度、优化景观品质、强化风貌特征、延续传统文化为原则进行控制引导。
在强化城市天际线及色彩管控方面,城市天际线重点在于总体管控、分区指引、特色塑造。在总体管控层面,引导高层簇群布局,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总体天际线;在分区指引方面,在次区域层面,形成高低错落空间格局;在特色塑造方面,在河流、公园、山体周边等重点地区,通过重要地段城市设计塑造近人尺度的特色天际轮廓线。
同时,通过确定总体色彩基调,分片区、分类别制定导引。定基调——通过现状调研,结合城市地域文化、气候特征,确定“中优”区域亮丽明快的总体色彩基调。分片区——根据功能定位及历史文化特征,分片区进行色彩控制引导。分类别——对公共设施、住宅等不同建筑类型进行色彩区分,分类引导色彩,凸显城市风貌层次。定导引——对建筑裙楼及塔楼采取不同的色彩引导,底部宜凸显细节,形成友好、宜人的沿街立面。
路径2 完善配套
按照国家中心城市标准,建设一批大型公共设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建设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广场、四川大剧院、国际足球中心、成都科学馆、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重大公共设施。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对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进行实施评估,制订行动计划,全面加快实施建设;城市级:合理引导高端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升城市高品质服务功能;社区级:以“宜居生活圈”为基本单元,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大型公园绿地,在满足《公园设计规范》的情况下,配置公园配套用房及文化、体育、青少年教育、科技等小型公共服务设施。
路径3 改善交通
形成以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多网融合的城市交通体系。以“增加慢行资源,优化慢行系统、提升慢性品质”为规划策略,构建自行车交通网、步行交通网和锦城步道城市特色慢行线。
同时加快推进“街区制”。理顺城市路网体系,通过增加“街巷”进一步强化路网功能,形成外通内畅的道路系统,实现“街区制”,“中优”区域城区路网密度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在入城主要通道周边,结合环城生态区周边地铁站点,增加“P+R”停车场,减少主城区机动车交通量。
路径4 提升环境
提升中心城区水网体系,总体布局:构建河、渠、湖、湿地的复合水网体系。
“中优” 区域增加小游园、微绿地。难以独立成宗开发的用地及边角余料,主要作为开敞空间和绿地使用;建设小游园、微绿地,增加一批有特色的绿化开敞空间,并增设景观休闲设施,记录成都符号,留住城市记忆。
构建天府绿道体系。天府绿道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将在全市铺开绿网,以锦江为轴,龙门山和龙泉山为支架,以三环路绿化带、环城生态区、第二绕城高速为环,通过市内7条主要河道向外辐射,全面构建天府绿道体系,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路径5 彰显文化
构建“中优”区域历史文化展示体系,定位于“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形成“一核、两带、四廊、多点的历史文化展示体系”,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
加强历史城区格局保护,保护“三城相重”的古城格局和街巷肌理;凸显城墙遗址保护及历史城市的轮廓;严格控制历史城区建设强度,通过城市设计营造特色空间景观,提升片区形态风貌。
提升打造浣花溪、少城等文化片区,其中浣花溪片区以“千诗草堂地·百水浣花溪”为总体定位,建设传承中国盛唐杜诗文化的高地和体验自然与城市共生的成都生态环境地标;少城片区以“千年老成都,活力新少城”为总体定位,建设旧城更新的社区活力典范、国际人文复兴文化体验区、少城文创产业新名片。
关键词 提高产业层次
路径1 强化“中优”区域“五中心一枢纽”的核心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
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化功能体系,强化“中优”区域“五中心一枢纽”的核心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提升产业层次。
《方案》明确,“中优”区域主要承担以下功能:
经济中心(高端商业服务业核心区、西部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国际性总部集聚中心),主要为功能总部、区域性运营中心。
金融中心,主要为西部金融中心。
科技中心(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科技研发孵化和技术扩散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主要为先进生产服务业、先进科技服务业。
文创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国家文化交流与展示中心、国际演艺活动中心、国际文体活动中心、国际医疗服务中心、国际教育及职业培训中心、媒体及信息发布中心),主要为时尚产业聚集区。
对外交往中心(国际组织与机构集聚中心、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产业合作示范区),主要为国际化交流区、生活区。
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区域物流中心、国际性区域通信及信息枢纽),主要为信息中心和交互平台。
路径2 疏解非核心区功能
调迁一般性制造业。“中优”区域逐步调迁一般性制造业,禁止新增布局低端性生产性工业。近期主要针对绕城以内区域进行调迁。
调迁部分批发市场及仓储物流。“中优”区域宜逐步外迁批发市场、一般仓储、物流(配送站除外)。近期主要针对绕城以内区域进行调迁。
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调迁中等职业教育。近期主要针对绕城以内区域进行调迁。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路径3 优化现有产业业态
优化现有工业业态,工业用地主要用作工业研发、工业总部、工业营销功能使用。
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含商兼住、住兼商项目中的商业、办公部分)应当严格按照规划用地性质及规划许可开发、建设、销售、使用,严禁擅自改变为居住用途。
针对底商,加强社区住宅建筑底商控制,商业应独立设置;逐步转变现状住宅底商低端业态,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严厉查处“破墙开店”及违法建设。
加强特色街区的打造,注重产业特色、人文环境和街区实物,细分消费人群,营造形神兼备、秀外慧中的特色街区。
路径4 注入新兴业态 提升产业层次
从新产业培育入手,加快建设产业生态圈,注入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层次。具体包括培育特色产业生态圈;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泛成都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泛城市绿道的休闲旅游体验区;建设泛成都中心的商业商务服务区;发展区域性功能总部。
记者 袁弘
新闻推荐
警航直升机空中护航 首支警察护跑队亮相 成都警方360度护航服务成马
明天,备受关注的成都国际马拉松(以下简称成马)正式开赛。作为赛事的安全保卫服务单位,9月21日,成都市公安局向全社会通报,此次成马赛事,成都警方将采用空地一体的联勤巡逻服务模式,并首次成立由上百名警...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