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7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圆满落幕 “成都充满诗意,没有诗就无法呼吸。” 成都商报专访诗人阿米尔·欧尔、西蒙·欧迪斯、斯蒂芬·切利
品/成/都
外国诗人
“成都到处充满诗意,诗是呼吸,没有诗就无法呼吸。”昨日,随着下午的中外诗人朗诵会结束,影响波及海内外的2017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圆满落幕。成都给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成都商报回访了陆续回国的阿米尔·欧尔、西蒙·欧迪斯、斯蒂芬·切利等外国诗人。他们发现了怎样的诗意成都呢?
以色列诗人阿米尔·欧尔
中文诗集《时间博物馆》在成都首发
以色列著名诗人阿米尔·欧尔的首部中文诗集《时间博物馆》在国际诗歌周期间发布。昨日,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阿米尔表示,成都的文化让自己非常着迷,希望成都读者会喜欢自己这本诗集。
“非常荣幸我的诗集能在成都国际诗歌周这样的活动上发布,成都是文学、文化之都,曾孕育了李白、杜甫等诗人。相信这次诗歌盛会会再次让成都的诗歌文化传遍世界。”阿米尔用诗一样的语言感叹,作为尊重诗歌、热爱诗歌的一员,在成都能感受到这里对诗歌的重视, “一个对文学无所作为的社会必将是僵化的。人类进化的历史是人类思想不断前进所创造的。对人生的思考和现实的思考,让诗人不断创造思想的未来,让诗歌的文明延续。诗歌充满了向往和求索,诗歌总在意料之外。”
中国作协书记副主席、2017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说,阿米尔是以色列目前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主要关注人类生活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以色列著名诗人阿米亥的诗作翻译到中国后曾大受欢迎,相信阿米尔的诗作同样能受到关注。”
美国诗人西蒙·欧迪斯
成都到处充满了诗意
“成都到处充满诗意,诗是呼吸,没有诗就无法呼吸。”美国著名诗人西蒙·欧迪斯告诉成都商报记者。76岁的西蒙·欧迪斯曾荣获2013年度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出版过《为雨而行》、《一次愉快的旅行》、《反击:为了人民和土地》等诗集。
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左耳戴着民族风格的羽毛耳环,西蒙·欧迪斯是美国的原住民,属于居住在美国西南部的普厄布洛人中的阿科马一支。首次来到成都的欧迪斯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短短的几天时间,他能感受到成都的热情好客和大家对诗歌的热爱。欧迪斯说,在成都的文学历史上,杜甫长久影响成都的文化,他用语言影响了成都千年,涉及到心和灵魂。
在欧迪斯看来,诗歌本身和土地、文化有密切联系,一方面环境给予诗人创作灵感,另一方面,诗歌又提升着城市的品质。欧迪斯说,他在成都能看到人和人之间是互相关心的,大家热爱这片土地、热爱文化。
英国诗人斯蒂芬·切利
成都是温润、亲切的
“这里的人非常友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英国著名诗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副院长斯蒂芬·切利笑着说,自己第一次来成都,成都的天气湿润,空气让他皮肤触感很舒服,他觉得成都是温润、亲切的。“这次行程安排非常密集,没有时间去更远的地方,下次我会专门来四川,去看看四川的山川河流,感受大自然之美。”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曾是中国诗人徐志摩学习的地方,在这里,徐志摩写下了著名的《再别康桥》,而国王学院如今还有徐志摩的雕像,每年还会举办徐志摩诗歌节。在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开幕式上,切利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桥》,“我朗诵的这座桥就是徐志摩提到的康桥,它连接了中国诗人与英国,我也希望本届诗歌周可以连接成都与世界。”
成都商报记者 邱峻峰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刘海韵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定于2017年9月18日14时30分至14时53分在全市行政区域内试鸣三种防空警报试鸣演练信号。14时30分“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时...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