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世界的天府 产业的成都

成都日报 2017-08-26 03:18 大字

□本报评论员 何晓蓉

紫荆芬芳,芙蓉醉人。东方之珠,西部之心。

过去一周的港澳,蓉情四溢。过去一周的成都,借港出海。

是句号,也是破折号:川港澳合作周圆满落幕,蓉港澳合作开启新局。天府文化,让世界在这里读懂成都。产业之城,让世界在这里牵手成都。

在世界金融中心,我们向全球发布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五年行动计划。全球顶尖金融专家为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献计献策,16个金融合作项目吸金157亿美元。成都和香港在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必将打通香港资本融入“一带一路”的“西部航道”,也将为包括成都在内的内陆资源参与东南亚商业往来开辟“南洋航线”。

在亚洲创意中心,我们向世界发布成都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行动计划。14个文创合作项目揽资196亿美元。沉浸在叶锦添为成都量身定做的3分钟新媒体视觉演出《给成都的献礼》,流连于《天府新机遇》主题特展,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更多海外宾朋,希望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加入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城市朋友圈,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跻身全国文创产业第一方阵,成为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标杆之城。

过去的一周,成都借港澳之行,以香港为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以澳门作为葡语系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以不同的视角切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景成都。

从成都看成都,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成都正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

从中国看成都,这是一座快速崛起、活力四射的机遇之城。这机遇,体现于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提升“五中心一枢纽”城市功能中形成的重大投资机遇;体现于成都作为国家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叠加政策利好,一系列机遇充分彰显了成都不断涌现的时与机、不断增强的势与场。

从世界看成都,这是一座区位独特、融通全球的开放之城。全力融入“一带一路”,成都逐步从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传统内陆城市,发展成为国家面向泛欧泛亚、实施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口岸城市,实现了经济地理区位重塑,为成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提供了千载良机。

过去的一周,成都以港澳为窗,向世界展示了文化与经济碰撞相融产生的巨大魅力,向世界演绎了“天府文化”引领“产业成都”跃升的雄心和战略。

维也纳——音乐之都,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时装之都,班加罗尔——亚洲硅谷,牛津——大学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之城,它们的定位无不受其城市文化影响:既尊重其城市文化的历史作用结果,更强化和运用这种文化资源。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有效地刺激了世界的文化味蕾,让许多外国人惊叹“我们太需要看到这样的中国”,那么对奋力迈向世界城市体系“塔尖”的成都而言,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接受世界目光的审视,让世界看到一个“太需要看到的成都”?

答案非常清晰。与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行,我们应高扬“天府文化”这面彰显成都魅力的鲜明旗帜,充分发挥“天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在世界场域中擦亮“产业成都”这张新名片!

有人把“文化力” 比作助力城市飞翔跨越的隐形翅膀。一座城市在不断更新全球产业竞争力坐标的进程中,文化越来越发挥着政治和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需要彰显与之匹配的文化张力。

这力量的核心,就是文化与产业激烈碰撞、融合渗透所形成的强大聚合力。这样的聚合力将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生发广阔空间。

这力量的积蓄,将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将在顺应城市文脉中,发展、革新和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培养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力量的引力,将让四海英才慕名而来扎根成都。千万青年学子将把求学、创业和生活的第一选择地落子成都,成为一名“新成都人”;千万企业家将放心投资创业并以成都为人生福地;千万科技工作者将在成都成就梦想、建功立业、得到城市礼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世界的天府,产业的成都,必将许你一个更加精彩的未来!

世界的天府,产业的成都,欢迎您来!

新闻推荐

第二十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昨日开放媒体日 “成都造”法系车再成亮点

车展上成都造的东风标致受到市民的关注在闪光灯下、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纵然场馆外大雨滂沱,场馆内的汽车盛宴依旧如期举行。昨日,第二十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车展”)开放媒体日,“成都...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