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荷花池的故事

华西都市报 2017-07-29 05:59 大字

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刘佳玥

蓉北有个荷花池,在这里孕育了一群勇敢、勤奋、敢于拼搏的平凡人。他们心里有一片戈壁滩,通过他们不断地努力,这片平凡之地终将开满鲜花。今天我要讲的是,荷花池综合批发市场里一些平凡人的故事。故事一:放牛娃的创业故事

小郝,一位来自山西农村的放牛娃。他14岁时,对父亲说,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下。

父亲说,只要你把牛圈里的牛粪打扫干净,我就同意你出去。

他二话不说,跑到牛圈,撸起袖子就铲,花了3天时间把牛圈里的牛粪铲完。看着儿子的韧劲,父亲同意了。

小郝来到荷花池,先在老乡的铺子里当小工,晚上睡在堆货的小仓库里,每月的工资仅有200元。这种生活,他坚持了3年。

之后,他在父母那儿借了一笔钱租铺子,又赊了一些货,在第一年赚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现在,他已经30岁了,有了100平方米的铺子,在成都安了家,建立了家庭。

看着小郝轻松地说着自己的创业史,再看着他过早出现的皱纹和白头发,我明白,创业并没有那么简单。故事二:送餐工方便面

方便面来自石板滩,在荷花池从事送餐工作已经10年了。说起干这行的原因,方便面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为了生活。”

在这里,人们大多不知道她的名字,只是因为最开始她在市场卖方便面的缘故,方便面这个代名词就叫开了。

起初,她低估了送餐工的辛苦。每天凌晨1点起床,在出租屋里熬制银耳汤和八宝粥,赶在凌晨4点半开市的时候推到市场里售卖。

其间,方便面也做店铺点餐客人的送饭工作。别看点餐工不花本钱,但个个都必须具备头顶二三十斤饭菜的木制托盘,穿梭于人群中仍然矫健灵活的本领。

这样一天下来,生意好时一天能挣七八十元;生意差的时候也就二三十元。长期头顶托盘,方便面顶部的头发稀疏。

她说,2013年她查出得了乳腺癌,做了手术。由于手术,前后借了亲戚朋友一大笔钱,在家休息了一年,又到市场从事老本行。方便面说,还要还债,还要生活和治病,不敢休息呀!故事三:正在消失的背包工

来自绵阳的罗三,在市场里帮老板们搬运包裹。在这个年交易额上百亿的商圈里,背包工们背负着大包小包货物进出不同的市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是弯着腰。

背着包裹上下楼梯的他们,和那些关于荷花池的财富传说一起,正成为人们的记忆。如今,年轻人不愿意来做这行,觉得又累又辛苦,背包工正在逐渐消失。

新闻推荐

市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举行 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 切实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范锐平主持 罗强于伟唐川平李仲彬朱志宏参加学习

本报讯(记者钟文侯初初)昨日,市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市政协主席唐川平,市政协党组书记李仲彬,市委副书记朱志...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