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人家
□罗智敏
1960年代,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家珍公园旁边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院子里住着五户人家,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卢婆婆是照看我家小妹的保姆,1949年前靠给别人做衣裳维持生计。她做的盘扣花样多样式精美,还擅长做嫁衣,手工缝制的衣裳很受人们喜欢。听说她年轻的时候是镇上有名的美人,她对自己单身到老的原因三缄其口。她家有不少精美的青花瓷和彩瓷,她说是以前一些达官贵人感谢她做衣裳送的,后来她乘着夜色把所有的瓷器都扔进了公园旁的水沟里。
走进兰家就走进了书香门第,兰家任何时候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屋里的陈设古色古香,堂屋正中挂有一幅上山虎的古画,古画两边是两副对联,桌子上摆着一只素色的天青色瓷瓶。大家叫兰家爷爷兰家翁,他一脸白净不留胡须,举手投足间俨然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兰家门前有两个用篱笆围成的花圃,种着兰草、月季、茉莉和凤仙花,毛家小姐姐常来讨凤仙花染红指甲。兰家翁说话慢条斯理,笑起来也露着矜持,我在慈眉善目的兰家翁面前总有些拘谨。
毛家的大门是古香古色的雕花圆门,毛家的小姐姐特别爱笑,院子里总听得见她银铃般的笑声。我曾去她家吃过香葱肉包,味道赛过现在的山珍海味。毛家小姐姐告诉我,她母亲的卧室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软磨硬泡地要她带我进去瞧瞧。一天,乘母亲外出,她悄悄引领我进入那间卧室。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架描金的雕花大床,那个年代这种老物件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她母亲不轻易示人。
夏裁缝是缝纫店的裁缝师傅,妻子是店里的缝纫工。当年的裁缝师傅相当于店里的技术总监,手艺好的裁缝师傅会利用有限的布料裁剪出合身的服装。人们说“裁缝不落布,婆娘没得裤”是戏言,但剪裁服装后剩下的边角余料,裁缝师傅确实是有处置权的。他家的被面就是用不同颜色的零碎布料拼接成的,像是用万国旗拼成的图案。夏家藏有许多小说,我在夏家阅读了吴运铎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罗补锅在这条街上补锅好多年了,长得人高马大,满脸络腮胡子,因为从事补锅工作,身上总是脏兮兮的。罗补锅除了会补锅,还会锔瓷器。每逢赶场天,人们拿着铁锅排队等候在补锅摊前,罗补锅先在锅的漏眼处用粉笔做好记号,补锅前先生一个小炭炉,在炭火中间放一个功夫茶杯大小的熔炉,将碎铁放入熔炉中,然后铆足了劲拉风箱,一会儿炉火就把熔炉中的碎铁熔化了。他拿一小块泥毡摊在手上,小心翼翼地将熔化的铁水倒一点在泥毡上,接着迅速将铁水向铁锅的漏点使劲地压上去,一阵烟火散尽后,锅就算补好了。补锅是技术活,补好的锅要保证滴水不漏经久耐用。补锅的工作虽然又脏又累,但挣来的微薄收入养活了罗补锅一家人。
城厢镇曾是金堂县的县治,这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镇,不但孕育出了彭家珍、流沙河这样的名人,也记录了千百年来古镇人民生活劳作的场景。
新闻推荐
刚办了月卡,健身房的承诺就打水漂了。这月卡还能退吗?执法人员说:能退!前不久,家住金堂县的小何想在寒假期间坚持健身,他在...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