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桥三绝”到“孝善八景”孝善文化成了地方名片

成都日报 2021-10-17 02:30 大字

穿过隧道,进入成都最东端的土桥镇镇域范围,浓浓的孝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沿路广告牌都是孝善文化的主题宣传,“在家做孝子,出门做善人”的宣传语让人眼前一亮。

当前,在连续五届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良好基础上,成都正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近日,本报记者专门来到远近闻名的孝善之乡——金堂县土桥镇,该镇在全国率先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表达,促使敬老孝亲新风蔚然,把孝善文化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恰逢重阳节,记者到达时,当地正在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记者注意到,今年土桥镇评选出数十名“2021年孝善模范”,乡镇领导在众多群众的见证下为十余户孝善商家、孝善家庭以及数十名孝善少年、孝善职工、孝善乡贤颁奖。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记者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找到了“孝善之星”“金堂县最美巾帼奋斗者”王雪莲。在土桥镇,她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特别是王雪莲主动照顾邻居半瘫老人的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光明日报等采访报道,被土桥镇群众交口称赞。

作为朝阳社区的一名干部,王雪莲一手创立的助老巡访工作机制,如今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周围群众看到她长年坚持照顾老人的事迹,纷纷加入到助老巡访志愿者的队伍中。目前,土桥镇已招募助老巡访志愿者500多名,他们每人负责4到5位留守老人,农忙时帮干农活,平常就随时关心老人的身体、帮助老人买菜就医。

一路走,一路看,记者注意到,当地甚至打造了孝善博物馆、孝善文化广场、孝善特色街等“孝善八景”平台来弘扬“孝善文化”。“土桥是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年人都远去沿海地区打工,留守老人很多。”王雪莲告诉记者,为妥善解决农村老人“少人管”“无人管”的问题,从很多年前开始,土桥镇就一直围绕孝善主题做文章,推出“新二十四孝”评选、“孝子行”“百寿宴”等,用多种形式的孝善文化活动,将群众牢牢凝聚在一起,让群众老有所依。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很多跟王雪莲类似的孝善故事,连当地的美食“土桥三绝”(聪子糕、盘龙黄鳝、手工粉条)都有着与孝善相关的精彩故事。

如今,“孝善”已成为土桥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家当孝子,在外做善人”的孝善理念,让敬老、爱老的传统在广大乡村蔚然成风。本报记者 李自强

新闻推荐

■通威一期项目1GW异质结电池片投产■通用航空运营基地年底封顶成都淮州新城加快建设

成都淮州机场停机坪图片由金堂县提供碧绿蜿蜒的沱江水奔流不息,绵延苍翠的龙泉山脉耸立在侧,淮州国际会展中心金色的穹顶宛...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