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强根铸魂担重任 成都农商银行:展现国企担当 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市属国有金融机构,成都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用优质的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公园城市建设。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成都农商银行一直深耕广大农村,不断推动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东进”战略,成都农商银行大力支持淮州新城建设。图为该行工作人员正在淮州新城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查。
作为成都市属国有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为使命,把握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重大机遇,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是成都农商银行始终如一的发展理念,也是其应有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
今年3月,全市召开市属国有企业座谈会。会议要求市属国企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挑重担、作贡献、起示范,引领带动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成都改革发展,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交出优异答卷。
今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成都农商银行围绕“减费让利、服务实体”的工作要求,发挥本土金融优势,助力复工复产,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积极推出优惠举措,为困难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从疫情暴发到10月末,该行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提供了131.03亿元的资金支持,减费让利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真正展现了本土银行社会责任和国企担当。
在服务实体、助力经济恢复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自身经营指标也在稳步提升。截至9月末,全行总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净资产规模、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较年初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呈现全面改善的向好态势。全面回归国有之后的成都农商银行站上了全新的起点,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金融回归本源,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坚持深耕本土市场,加快改革转型探索,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积极作出更大贡献。
把脉成都战略注入金融活水
增进服务大局融合互补能力
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揭开了成都新的发展序幕。成都“东进”谋划已久,历时三年终落子。在这三年中,作为成都市的地方法人银行,成都农商银行一直用实际行动力挺“东进”,其分支机构深入项目,为东部新区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早在2017年成都市开始推进“东进”战略以来,成都农商银行高度重视,于同年10月成立“东进”战略领导小组,并明确高新支行为空港新城唯一落地经办机构。11月,高新支行向空港集团授信10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并于2017年12月8日完成首次3亿元贷款发放,为同期金融机构向空港集团流动资金授信最大的银行。2018年4月向空港集团新增表内固定资产贷款9.9亿元,全面支持空港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截至10月末,成都农商银行高新支行已向空港集团累计发放贷款17亿元,贷款余额15.16亿元。
今年8月19日,成都农商银行与东部新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提供1200亿元授信,重点服务东部新区公共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区域生态综合治理等公园城市绿色项目建设,支持东部新区九大片区综合开发。
作为集“东进”多个发展战略为一身的重要县域,金堂县在实施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均得到了成都农商银行金堂支行的响应。截至目前,金堂支行向淮州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贷款21.85亿元。
在“东进”的核心区域简阳市,成都农商银行专门设立了分支机构。2017年以后,成都农商银行天府新区支行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发放专项贷款资金高达19.2亿元,包括沱四桥至鳌山东环线连接道路等项目13.7亿元、三岔湖环湖路东段道路工程建设项目2.5亿元、简阳市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项目3亿元。
近年来,成都农商银行肩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任,紧随全市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强化金融支持供给,积极融入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围绕“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在成都区域累计投放贷款2000多亿元,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壮大、产业集群培育、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民生工程改善等重大项目提供了有力融资保障。
发挥本土涉农金融机构优势
聚焦乡村振兴坚持支农支小
“服务‘三农’”一直是成都农商银行的核心理念之一。今年以来,为强化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涉农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支持疫情期间受到影响的涉农企业复工复产,成都农商银行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信贷政策工具,降低涉农主体资金成本。截至目前,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676亿元。
今年以来,成都农商银行完善配套信贷政策、降低贷款准入标准,对有产业支撑、资信良好、合作年限较长的客户推进信用贷款发放,并同时放宽支农再贷款不良率容忍度;为加快贷款审批效率设立了“绿色审批通道”,对于符合支农再贷款条件的企业给予其最低3.5%的支农再贷款优惠利率。
2015年开始在金堂县赵家镇从事羊肚菌种植的老易几年来不仅实现了自身增收,还带动周边农户到农场务工,解决了十几户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年年初,老易自筹资金56万元想要扩大家庭农场生产规模时,发现还有几十万的资金缺口。正当他在家里发愁时,成都农商银行金堂支行客户经理彭刚、杨玉主动“找上了门”。
“说是及时雨也一点儿不为过。”老易说。拿到贷款,胆子就壮了,马上到翻山堰村租用了15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羊肚菌。2020年7月底,在充分调查后,成都农商银行金堂支行审批通过了老易的60万支农再贷款。
“金融活水”灌溉着农场,支持着老易的致富梦,也支持着“老易们”的致富梦。截至10月末,今年成都农商银行已累计投放支农再贷款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亿元,支持涉农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户等各类涉农主体7400余个,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降低1.1个百分点,共计让利3190余万元,有效降低了客户融资成本。
长期以来,成都农商银行聚焦乡村振兴,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和深耕本土的发展方向。在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领域持续深化发展,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四权”抵押融资模式,持续加强应用推广,农村产权融资余额40亿元,位列全市金融机构首位;率先在全市金融机构中实现“农贷通”平台联网对接,累计通过“农贷通”平台发放贷款110亿元,排名全市金融机构第一。目前,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676.65亿元,涉农贷款占比65.30%,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三农”基础金融服务领域强化责任担当。成都农商银行全行649个营业网点,80%扎根在县域农村;布局了200个乡镇网点,在其中的24个乡镇中系唯一一家设有营业网点的银行,有效填补金融服务空白。入驻了1500余个村级金融服务站;组建了2100余名金融服务联络员队伍;在农村地区布放了1098台自助设备;专门推出了面向农村居民的“掌上农商”手机银行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
稳企业保就业勇担社会责任
减费让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成都的中小企业遭遇了生存危机。为了复工复产,成都某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急需采购大量橡胶板加工设备及原材料。面对资金缺口,负责人很犯愁。成都农商银行高新支行“金融服务进企业”专项活动给这家公司带来了合理的授信方案,并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完成授信审批,于6月28日为该企业发放了首笔流动资金贷款,并按照“支小再贷款”政策给予利率优惠。
“获得成都农商银行贷款后,我们第一时间向上游供应商支付了货款,保证了公司生产订单的设备配套和原材料供应。现在公司采购的新型生产设备已到货,正在安装调试,预计设备启用后企业全年橡胶板产量比2019年还能增长30%。”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成都农商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企业,结合监管政策及贷款实际情况,成都农商银行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抽贷、断贷,不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企业征信记录。同时,针对客户需求多、惠及人群广、金额小、业务发生频率高的普惠信贷产品,该行允许一级分支机构向下级机构转授权,缩短审批半径,提升审批效率,保证企业及时获得资金保障。
另一方面,成都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通过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展期、调整还款计划、还旧借新等方式为客户办理贷款延期,及时为客户“输血”,为客户稳定经营提供有力保障。今年1至10月,成都农商银行累计为近千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延期偿还贷款本金的支持,贷款本金超60亿元;另外,800余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了延期支付贷款利息支持,延期支付的利息共计4600余万元。截至10月末,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250亿元。
作为市属国有金融机构,成都农商银行始终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大局,扎根本土、坚守本源、创新发展、倾力奉献,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业,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国企担当。
采写 张惠 廖薇薇 摄影 刘晓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粟新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走进素有“中国脐橙之乡”之称的成都市金堂县三溪镇,金灿灿的脐橙挂...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