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爱高腔 蜀戏冠天下

成都日报 2018-10-08 02:32 大字

川剧《长生殿》

川剧《金山寺》

神奇的川剧变脸深受观众喜爱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

小市丰年有戏场

我国戏剧的产生和发展较西方为晚,至唐代,才有参军戏、踏摇娘、钵头等具有戏剧因素的表演形式出现。到晚唐五代时期,才有了划分生、旦、末、酸等角色的戏剧雏形出现。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成都已经有了几个艺人组成的戏班,当时叫“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三)记载,成都西市“有帖衙俳儿于满川、白迦、叶珪、张美、张翱等五人为火”。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入侵成都,掳去近万人,其中就有“杂剧丈夫两人”。这大概是杂剧之名首次出现(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无颖第二状》)在文人记载中。

五代时期,前蜀王衍有“宫戏”,后蜀孟昶在宫中扮演《灌口神队》。

到宋代,就已经有“川杂剧”的称呼了。南宋时涪州(今涪陵)僧人大觉禅师写过一首观剧诗《颂古》,载于《大觉禅师语录》(卷下):

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

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

唐宋时期,在成都已有专门进行戏剧表演的“看棚”。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记载成都春天的游赏活动,就有“自旦至暮,唯杂戏一色,坐于阅武场,环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于其上如山”的记载。

这些戏剧表演,不仅是在城市,在宫中,就是穷乡僻壤,也有一些类似“打野呵”的“路歧人”在进行戏曲表演。陆游的《初夏闲居》诗中就有“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高城薄暮闻吹角,小市丰年有戏场”的描写,可见宋代的巴山蜀水,到处都有戏剧演出。

因此,近代著名戏曲史研究专家任二北提出“蜀戏冠天下”的论断,在宋代,成都还有赛戏之风。据宋庄绰《鸡肋编》上记载:

成都自上元至四月十八日,游赏几无虚辰。使宅后圃名西园,春时纵人行乐。初开园日,酒坊两户各求优人之善者,较艺于府会,以骰子置于合子中撼之,视数多者得先,谓之“撼雷”。自旦至暮,唯杂戏一色。坐于阅武场,环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于其上如山。每诨一笑,须筵中哄堂,众庶皆噱者,始以青红小旗,各插于垫上为记。至晚,较旗多者为胜。若上下不同笑者,不以为数也。

如此热闹的演出场面,如此平等的比赛,确实是他州所无。所以任二北在说“蜀戏冠天下”之后又说:“天下所无蜀中有(如猴戏及水纹地衣等),天下所有蜀中精(如弄旦及武技等)。”(均见任二北《唐戏弄》)

五腔共和成川剧

元代后期,杂剧(指蒙古人带来的北方杂剧,即所谓的元杂剧)逐渐衰落,各地的地方声腔开始迅速发展。四川地区的“川杂剧”也逐渐摆脱中原杂剧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到明代,已经形成被人称作“川调”“蜀言”的地方剧种。而明代戏曲家陈铎第一次把它称为“川戏”。

川剧的正式形成,是在清代。

清代是各地方剧种形成发展的时期。当时被称作“雅部”的昆山腔,已经渐渐不受大家喜爱,而被称为“花部”的其他声腔得到迅速发展。清代的移民和各地戏班的流动演出,使许多地方声腔入川,和原有的“川杂戏”融合,加上属于四川川北本土的灯戏,形成昆、高、胡、弹、灯五大声腔,这五大声腔共同构成了今天的川剧。

下面,把这五大声腔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昆,又称川昆。由源自江苏的昆腔发展而成。清乾隆年间,巴蜀才子李调元的私家戏班,请江苏昆腔教师教习,是一个“先生实苏产,弟子尽川孩”的昆腔班子。

高,即高腔。源于江西弋阳腔,又广泛吸收了本土的秧歌、号子、神曲、连响的精华,成为川剧的主要唱腔。它很讲究“帮、打、唱”。打指打击乐。高腔一般没有丝竹伴奏,对锣鼓的要求很高。帮指帮腔,是川剧高腔的一大特色。唱指唱腔。高腔唱腔优美,很受川人的喜爱。清吴好山《竹枝词》说:“川人终是爱高腔,几部飞弦住老郎。”

胡,即胡琴,又称丝弦子。主要受陕西的“汉中二黄”的影响,再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结合而形成的。

弹,即弹戏,又称乱弹、盖板子、川梆子。主要受秦腔的影响。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语言,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弹戏。

灯,即灯戏。它是由民间的花灯歌舞变化而来的。主要流行在川北一带,所以又称“川北灯戏”。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昆、高、胡、弹腔及川北山乡的民歌、佛歌、嫁歌、清音、端公调,也吸取了一些外来声腔,极富地方风味。川北嘉陵公子《竹枝词·看灯戏》描写说:“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最早,五种声腔是独立演出的。晚清时期,出现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剧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川剧的剧目十分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加上新创作的现代剧,更是洋洋大观。近年出版的《川剧剧目辞典》所收川剧剧目竟多达5892个。

川剧曾多次到世界各地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普遍喜爱。

魏长生名动京师

名都真个极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

四百余条街整饬,吹弹夜夜乱如麻。

这是清人吴好山《成都竹枝词》中所描写的成都。

明清时期,成都依然是西南的经济文化大都会,虽然在明代末年也曾一度凋敝,但很快通过移民等政策的实施,恢复了元气。于是,从正月开始的四时游赏又热闹起来。下面两首《竹枝词》可以窥见一斑。

《成都年景竹枝词》

花灯大放闹喧天,狮子龙灯舞旱船。

看过锦城春不夜,爱人唯有彩莲船。

《正月十五》

府城隍庙卖灯市,科甲巷里灯若干。

万烛照人笙管沸,当头明月有谁看。

明清时期,以市民文化为代表的通俗文化逐渐占据重要地位,那种宫廷雅乐和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燕享乐舞逐渐让位于民间的戏剧、歌舞与曲艺。巴蜀地区也不例外。

川剧当然是四川人娱乐活动的首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魏长生名动京师。魏长生是乾隆时期的著名花旦。

魏长生字宛卿,行三,人称魏三。四川金堂人。乾隆九年(1744年)出生于金堂。曾入陕西学秦腔。回川后,与同仁一起对川剧进行大胆的改革。他反串旦角,演技十分高妙,曾入京献艺,引起轰动,据《燕兰小谱》(卷五)记载,魏长生“以《滚楼》一剧,名动京城,观者日至千余,六大班子为之减色”。

又据《啸亭杂录》(卷八)记载,“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粉署,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魏三者,无以为人”。

他首创的“踩跷”和梳水头、贴片子,至今仍为京剧和多个地方戏剧所使用。

另一件事则是1912年春,经过“辛亥路潮”洗礼的成都长乐、宴乐、宾乐、顺乐、翠华、彩华、桂春、太洪等戏班,联合组成了四川历史上第一个由艺人自己当家做主的成都“三庆会”剧社。“三庆会”的建立,标志着川剧剧种的脱胎而出。“三庆会”在号称康圣人的康芷林等人的领导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名角荟萃”“诸腔一炉”的大联合局面,为川剧“五腔共和”的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三庆会”以悦来茶园为基地,为成都人民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欣赏川剧的场所。悦来茶园在毗邻春熙路的华兴街。后改名为锦江剧院,现在更名为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它不仅见证了近百年来的川剧发展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喝川茶,吃川菜,喝川酒,看川剧”的理想场所。

新闻推荐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未来之城”淮州新城规划112所中小学幼儿园

作为“东进”主战场之一的淮州新城,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提速,国庆大假期间,记者走进淮州新城,淮口中学、五星学校……多...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