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造出千亩石斛花海 带动农户共建养生休闲农业园

成都商报 2018-08-31 02:50 大字

铁皮石斛养生旅游基地 摄影记者 陶轲

一片近千亩的花海,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淡绿色的花瓣,一朵朵,一簇簇,婀娜多姿,若蝶飞舞。这里是位于金堂福兴镇三合碑社区和圆觉寺村的石斛康养产业园。园区集石斛种苗培育、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康养于一体,占地1000余亩。而近期,产业园正申报2A级景区,还新建了占地100亩的仿野生栽培区、石斛主题体验中心及休闲体验相关配套设施。

这一片新兴农业繁景,要归功于80后汪威锋。他是一名成功的现代农业操盘手,从2011年至今,他创建的这座“仙草之园”,不仅是四川省内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更是开创了四川省内铁皮石斛大面积仿野生种植的先例。

引入博士团队标准化种植

作为扎根农业改革的青年探索者,汪威锋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铁皮石斛的人工培育周期要花三年时间。前期由于经验不足,在第一期100亩的种植中,管护不当导致石斛小苗死掉了一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有了这个教训,他花巨资组建博士团队,聘请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博士作为技术顾问,在2012年筹建种植中心,在四川首先实现了铁皮石斛的规模化、标准化仿野生种植。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汪威锋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建设以石斛养生休闲农业园区。带动农户围绕石斛养生食材发展以鸭、鸡、时蔬为主的生态种植、养殖,定价包收购农户两年以上的老鸭。帮助回乡创业人员按照“先包返租”模式,发展石斛种植430亩,创收1200万元。同时,动员周边农户参与石斛枫斗加工、石斛生产基地管理。

据悉,汪威锋还计划加大投资力度,对铁皮石斛产业园进行升级改建,重点修建一座铁皮石斛文化博物馆及配套餐饮休闲等设施,为大力发展一三产业互动提供条件。

●记者手记

如果说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酵素”,农业行业带头人就是“魔法师”,小小石斛在在金堂从无到有,古老的土地焕发了生机,当地百姓多年未变的劳作、生活习惯被“重启”,带来的变化可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

成都商报记者 吴华宇

新闻推荐

起底杀害温州女孩的滴滴顺风车司机: 多次借钱创业失败

钟某8月25日,浙江温州乐清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通报了发生在该市的一起刑事案件,确认此前失踪的赵女士,已被滴滴顺风车司机...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