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评选出22条最美、最差街道

成都日报 2018-08-16 02:47 大字

记者昨日从全市城市管理半年工作会上获悉,成都市“厕所革命”有了新进展,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已新建、改造公厕128座,24小时开放环卫公厕达711座,同时提高女厕位比例,增设第三卫生间等人性化改造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

711座环卫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

探索“以商建厕”等运营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厕所革命”开展以来,成都市对中心城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高新区)控规中确定的公厕(由政府统建统管)进行了规划评估,中心城区已有和拟建的公厕有2074座。目前,三环内区域公厕分布相对均衡,三环路以外的部分区域存在公厕数量薄弱、分布不均的情况。针对评估的情况,相关区将在控规中增加公厕数量,完善公厕布局,各郊区(市)县及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也将调整修改县域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含公厕)。

据介绍,成都各区(市)县政府现已新建和改造公厕共128座,市经信委、市旅游局等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已完成改造投用95座,正在改造245座,待改造51座。同时,在新建和改造的公厕中,加大了人性化改造力度,提高女厕位比例,增设第三卫生间,加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儿童便器等,为特殊群体安全用厕提供便利,还因地制宜改善公厕通风、采光、除臭条件,美化公厕内外环境。此外,继续实施延时服务,全市711座环卫公厕24小时向公众开放,全市212座环卫公厕及城市公园、旅游景区等公厕均配备卫生纸、洗手液和干手器。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市已拟定临街商家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实施方案,将启动内部厕所对外开放,同时全面启动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全市尚有58万户厕所需实施无害化改造。”同时,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等运营新模式,三环路公厕、金堂等地正在试点“以商养厕”。

示范街打造完成4条

上半年分别评出22条最美最差街道

近日,泡桐树街长30多米的青砖墙壁上,熊猫、宽窄巷子、成都博物馆、金沙太阳神鸟、IFS、和谐号、各种成都小吃纷纷上墙,色彩斑斓,童趣十足,俨然成了宽窄巷子附近的“新景点”,这是青羊区今年完成的示范街巷(特色街区打造),与2017年打造的支矶石街形成了连片打造效应,公园城市的内涵在这里得到完美地诠释。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按照年初的任务,今年要完成1918条背街小巷提升整治、22条示范街巷和109条特色街区打造。截至6月底,背街小巷整治已完成972条;示范街打造完成4条。同时,上半年最美最差街道评选范围由“11+2”中心城区扩大到22个区(市)县,分别评选出22条最美最差街道,共220万余人参与网络投票,将通过“抓两头”实现“带中间”。

据介绍,今年成都市稳步实施锦江和金马河水生态治理,截至6月底,锦江沿线20个垃圾中转站正抓紧整改,已完成93家餐饮店、134家机动车清洗站整治任务,取缔夜间非法占道洗车店19处,处罚27起。

会上还通报了2018年上半年城市管理工作考核的情况,其中综合考核排名靠前的区(市)县为温江区、金堂县。据介绍,从2018年1—5月城市管理工作考核结果来看,温江区、金堂县连续蝉联区域榜首,成绩优异;双流区、简阳市和崇州市考核成绩不够理想,相对落后全市平均水平。5月1日起,按照新的考核办法,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和大邑县5月考核成绩对比1—4月出现较大幅度提升;金牛区、武侯区、郫都区、彭州市、新津县5月考核成绩对比1—4月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曝光扬尘污染问题54次

加快形成覆盖全市的消纳网络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市扬尘治理办先后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建筑垃圾处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国控站点周边扬尘污染专项整治、闲置地块播撒植绿专项行动等各项专项行动。今年1到6月,全市共检查工地14.6万个次,罚款97万余元,开展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专项督查,检查建筑垃圾运输企业109家,对扬尘污染问题总共曝光54次,召开约谈会55次。

车子驶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柑橘园,蒲江县建筑垃圾消纳场就隐匿于道路的右边,几辆运渣车缓缓驶来,伴随着轻微的轰隆声,将运来的建筑垃圾倒在事先挖好的坑内。消纳场的建成,基本杜绝了该县建筑垃圾乱倾倒情况。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市正在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除五城区以外各区(市)县建成至少1个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尽快形成覆盖全市的消纳网络。同时,市扬尘治理办将制定建筑垃圾消纳场管理制度,推进消纳场所规范、安全运行。

截至今年6月30日,市井盖监督中心共受理井盖投诉4151件,办结率100%。此外,还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存在沉陷、井框差、响动等问题较为普遍的川陕路、蜀汉路、新光路、西大街等道路井盖开展专项治理。据透露,针对人行道电力沟盖板难开启、易破损等维护管理难题,研发试点安装人行道方形井盖,还要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信息技术手段,搭建覆盖市井盖监督中心主要业务的成都市检查井盖信息化监管平台主体框架,初步实现成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盖信息化管理。

本报记者 李霞

相关新闻

420余万票投出最美、最差街道

本报讯 (记者 李霞) 记者从市城管委(市治理办)获悉,2018年上半年“最美、最差街道”评选活动,由市治理办(市城管委)主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社治委、市建委、市林业园林局、市旅游局等18家市级部门参与评选打分,评选范围从“11+2”中心城区扩大到全市22个区(市)县,“最美”和“最差”街道条数也相应做出了调整。

“最美街道”的评选标准不仅包括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河渠水质、建筑立面、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和门前三包八个方面的基本标准,还包括宜商、宜居、宜游三个方面的加分标准。经过推荐、初选和终选,最后选出“最美街道”。除了“最美街道”的评选,活动还评选出“最差街道”。

据介绍。这次评选活动制定了“最美街道”《基础测评标准》和“最差街道”《问题台账》,并委托第三方对候选街道进行暗访测评和满意度测评,“评选过程更加客观公正,评选结果也更科学。”市治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治理办还采取“主观客观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了“最美街道”初选阶段路演自荐活动。按照修订后的评选方案,市治理办精心组织专业评审、市民巡访团实地评选、辖区居民满意度测评以及市民网络投票等评选流程,最终评选结果报经市政府审定同意。

据统计,此次共有220余万人参与“最美街道”初选、终选阶段网络投票,收到有效票420余万票,参与人数较去年同期上涨410%,群众关注、参与度较去年有大幅提升,评选活动知晓率明显提高。

下一步,将开展“最差街道”对标学习“最美街道”的现场会。市治理办要求,“最美街道”要戒骄戒躁,更加注重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带动周边区域环境提升,努力形成“最美片区”效应;“最差街道”要认真自查,查找差距和不足,对管理类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对设施类问题要制定方案逐步改善,争取尽快摘帽。

22条最美街道

武侯区玉林街

青羊区支矶石街

龙泉驿区三峨街

武侯区郭家桥北街

温江区滨江路(万春段)

新都区二台子历史文化商业街

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天府四街至五街)

成都高新区世纪城路(北段)

成华区双园巷

都江堰市西街

青白江区红阳路

成都天府新区丽景路南段

大邑县温泉南街

双流区金河路北段

金牛区华侨城创想中心街区

金堂县金沙公园路

双流区广都大道东段

邛崃市有美巷子

金堂县中河湾路

蒲江县家钰路下段

锦江区红星路三段(步行街)

锦江区纱帽中街

22条最差街道

成都天府新区新华路

成都高新区蓝草路

锦江区劼人路

青羊区金祥路

金牛区双金路

武侯区簇马路(武侯大道新苗段至天府芙蓉园)

成华区人民塘东二路

龙泉驿区树德大道

青白江区邮电巷

新都区木兰镇塑城路

温江区东巷子

双流区黄河北路

郫都区长清路

简阳市红建路中段

都江堰市胡家巷

彭州市新润街

邛崃市玉带街

崇州市辰居路

金堂县金园街(毗河二桥至十里大道)

新津县瑞园路

大邑县南街

蒲江县寿安镇正街

新闻推荐

投资6.6亿元 金堂县淮州新城淮口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计划11月开建

本报讯(记者赵一)记者昨日从金堂县获悉,投资6.6亿元的淮州新城淮口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计划今年11月开建。据了解,针对淮州...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