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大发展

雅安日报 2018-06-27 08:38 大字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飞地园区蓬勃发展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让飞地经济成为推动雅安绿色发展的主引擎”。飞地经济实质是一种资源互补、互惠互利的新型工业经济合作模式,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全市工业战线应全力推进飞地经济大发展,促进各县(区)、飞地园区(经开区)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加快形成“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力争全市“1+8”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其中飞地园区(经开区)突破1000亿元,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先行区和雅安大熊猫国家公园产业转移发展的示范区。

一、充分认识发展飞地经济的重要意义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飞地经济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共建园区等合作平台,建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互助机制;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飞地园区建设发展助推藏区彝区脱贫攻坚的意见》,让飞地经济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从现实来看,雅安市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较大比例的区域纳入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范围,工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需要我们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发展飞地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工业用地不足、比较优势薄弱的问题。同时雅安的工业体量比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层次低,工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尤为繁重。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抓工业、强产业,是雅安市实现绿色发展振兴和决胜全面小康的一条现实途径。

二、国内、省内发展飞地经济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关省(区、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省辖区内“飞地经济”:广东省委、省政府从2008年作出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决定,以推动珠三角“腾笼换鸟”和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其主要做法是,珠三角地区最发达的六个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作为产业飞出地,粤东西北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相互结对,按照明确的梯度序列、转移轨迹、空间形态等规划要求,建设飞地园区,发展飞地经济。飞出地的每个地级市每年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飞地园区建设,合作共建双方政府要定期协商、每年联合开展一次招商引资活动,产业飞出地政府还要派员到飞入地所在地政府任职或挂职,与所在地政府分管领导共同抓好飞地园区建设。

(二)市辖区内“飞地经济”:厦门是一个土地资源特别紧缺的城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厦门市推出了“同安工业集中区”的飞地模式,鼓励工业企业把生产环节迁到岛外,岛内则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安工业集中区成立于2005年,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在区内厦门各区自主招商,岛内各区与同安区之间,通过税收协调机制进行利益合理分配,“飞地工业”扩大了岛内的工业发展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同安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四川省市市联合飞地经济:成阿工业园区为成都市阿坝州政府,利用国家支援灾区产业重建和支援藏区发展优惠政策,合作共建的飞地园区。两地在飞地经济合作中各司其职,其中,金堂县作为属地政府具体履行成都市的职责,全力做好项目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政务服务等工作;阿坝州政府除负责按入园要求协调阿坝州现有工业企业迁入成阿工业园区之外,还负责与广东、湖南、江西等对口援建省进行产业转移项目的衔接协调。成阿工业园区目前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集灾后重建、异地重建、合作共建为一体的省级工业园区。2017年,园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共计76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9.53亿元、增长53.1%;完成工业投资55.46亿元、增长19%;实现税收1.1亿元。建园以来累计签约引进天津巴莫、上海同捷、杭州士兰等重大项目118个,协议总投资325亿元。

三、做大做强飞地经济的措施建议

从已有经验看,发展飞地经济,政府行为至关重要,制度的建立必不可少,必须通过构建形成风险与收益的共享机制,突出项目的载体作用,建立起飞出地与飞入地之间合作的新桥梁,推动飞地经济大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飞地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飞地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各县(区)人民政府、飞地园区(经开区)管委会应主动担当起“飞地经济”的主体责任,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做好协调、服务和指导,全力解决飞地项目入驻过程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二)创新共建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健全飞地园区合作机制促进“飞地经济”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飞地经济”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坚持开展飞地园区(经开区)与县(区),以及县(区)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领域的合作,开展以共同成立开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园中园”、单体项目合作等方式的合作共建,着力形成有利于加快发展“飞地经济”的新途径、新机制。

(三)健全体制机制。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予“飞地经济”发展足够的制度创新优先权,改善飞地园区(经开区)市场营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市级有关部门应将能够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依照法定程序下放飞地园区(经开区)。飞地园区(经开区)和各县(区)承接“飞地经济”的工业园区要建立完善入园项目、企业各项行政审批(许可)手续全程代办相关制度。各县(区)应加快研究制定本地工业园区(开发区)纳入新版《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后的发展提升方案,通过管理机构改革、人员编制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市场化手段运营等途径,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凤凰涅槃。

(四)提升要素保障。市级有关部门应站在“全市一盘棋”发展高度,千方百计做好“飞地经济”项目的要素保障。应统筹协调工业发展中环境总量指标的分配和使用,千方百计保障“飞地项目”需求;对重大“飞地项目”用地,全市统筹解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土地年度用地计划;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将雨城区、飞地园区(经开区)、名山区列入“飞地经济”发展区域调整入规。

(五)强化考核激励。按照“有权有为”的原则,应建立“飞地经济”行动考核体系,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科学细化目标设置,避免“一刀切”,加强过程督查,以加分制方式,逗硬奖惩,充分调动全市上下推动“飞地经济”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作者系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新闻推荐

自行填埋畜禽尸体 养殖场被罚五万

环境违法曝光台成都段光头生猪专业合作社在未建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的状况下,自行填埋处置畜禽尸体,最终其实际经营人唐...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