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狮子 “杂耍”通大道
刁觉民
我和“高台狮子”传承人周厚煜老人初识于2013年第四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时隔五年,在老人的家乡金壶村相见,倍感亲切。这次还见到了同为“高台狮子”传承者和表演者的他的同辈兄弟周厚说(79岁)、周厚安(71岁)、周厚廷(69岁),侄子辈的周乐社(73岁)和侄孙辈的周英还(52岁)。
78岁的周厚煜老人说话虽然慢条斯理,却精神矍铄,动作稳健,这也许是他长期从事高台狮子表演养成的习惯吧。周厚煜老人是周氏家族活动的组织者,也是高台狮子负责人。据他说,周氏先祖贵虎公,于清初自湖南邵阳(旧称宝庆)药王村“填川”来到金鸡山正沟,即现在的金堂县土桥镇金壶村14组落户。如今的周家大院被“马蹄型”的地貌环绕,背倚金玉岭,面临正溪沟,整个大院91户人家300多人全姓周。
据周氏家谱记载,周氏祖先来到金鸡山后,历经几代的繁衍生息和艰苦创业,日子渐渐好起来,至第六代周万林时,好日子达到了顶峰。然而周万林之子却是游手好闲,挥霍无度,其子周玉新更是桀骜不羁,束发之年就出外闯荡,交朋结友、习武学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周玉新父亲忧家道不济,托人找回周玉新,以撑家业。回到家乡的周玉新,却仍不务正业,舞枪弄棍我行我素。其父气极,烧其所有行头,以期儿子操持家业。最终周玉新被迫放弃外出闯荡的念头,但他积性难改,稍过时日便组织幼时同伴、族中少年,用家中桌椅板凳等一些简单的家什作道具,教以技艺以消磨时光、娱乐大众。不曾想到的是,这样的杂耍娱乐深受参与者的喜爱。周边村寨的群众闻讯后争相前来观看,周玉新也因其高超的技艺,名声远播。从此之后,周玉新组建班子,带领族人游走四方表演,附近州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红白喜事,各地的重大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高台狮子”名噪一时。
高台狮子的表演内容源于宋代宫廷皇子争位落败后上山为僧的故事。皇子乔装上山避难,遁入空门,利用修炼之余与瘦猴、和尚三人一起嬉戏、玩耍。表演时先在平地上安好第一张八仙桌,将第二张桌面与第一张桌面相对重叠,四脚朝上安装,第三、第四、第五张(也可多时达十一张)八仙桌面向下,桌脚朝上,依次整齐重叠,搭成一个高约5米的平台。一人戴上面具扮演胖和尚,一人化妆成瘦猴,由皇子装扮成狮子。外围两人“吊桌子”保持平衡和安全,四人敲击大锣、钹、二鼓、马锣,在旁边助威起劲,控制节奏。瘦猴和胖和尚做出各种挑逗、嬉戏、惊险、滑稽的动作;狮子伴随急骤的锣鼓声左突右冲,时而转动,时而跳跃,时而翻滚,时而倒吊。在观众的惊呼声中,狮子与瘦猴、胖和尚百般挑逗、纠缠,最后高台会合,在不足1平方米的台上玩耍、嬉戏、打逗,直至“封顶”。整个过程动作惊险刺激,精彩不断,每个环节都充分展示了表演者的独门绝技和高超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高台狮子的表演已在周氏传承了五代百余年,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在每年的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在2008年更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闻推荐
深入田间考察学习。本报讯(毛婧记者李勇军文/图)为促进晚熟柑桔产业发展,近日,东坡区农业局负责人率队前往金堂县,考察学习晚...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