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9岁女孩裹湿被子火海逃生:缘于学校安全教育培训
今天(9月12日)有媒体报道说,9月7日这天凌晨,成都金堂县金龙镇街道上一处民房突发大火,房内一个9岁女孩“照老师教的”躲进湿被子,隔绝了大火产生的有害气体,为自己争取了获救的机会,随后被进屋营救的消防员救出火海。小女孩说,用湿被子盖头的方法是学校老师教的。其所在小学的老师说,该学校开设了安全教育培训,其中包括火灾逃生培训。
这个小女孩之所以能够逃生,简单而言,就是因为学校教了点有用的常识和知识。有用,就是对小学生而言有可能用、或终生都要用的常识和知识。这些有用的常识和知识,大都是人们应对既有的自然和社会等生存环境的方法和行为规范。这些方法和行为规范,既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和传递,也是通过行为规范体现出来的应然社会秩序和关系。这也正是由“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和规范,可观整个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全貌的道理所在。
学校教育,所谓传业、授道、解惑,对应的是技能、价值和知识传递的功能。但是,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在传授知识以外,更多是要教点有用的技能和知识,就比如上述躲进湿被子隔绝有害气体等实用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可直接用来救命,也可通过这一知识和技能进而掌握用火、用电以及用气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多了,其所附带的社会价值自然会渗透、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并由此形成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最近几日,“一个程序员之死”的故事流传于网络。在为这个程序员扼腕叹息的同时,人们难道没有觉得支撑其情商的常识获得、情感接受和表达、以及价值的认知和辨识几乎都有缺位么?再者,最近几个月,当国家规模的打击传销活动开展以后,最令人吃惊的,难道不是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卷入其中“上当受骗”么?以这些极端或普遍的事例反求教育,可见学校教育教点学生有用的东西是万分必要的。
前两天,新学期开学之际,曾有媒体将北京一所小学的课表炫于网上。这个小学开学“第一课”的课表,除了校长讲的励志演讲外,还有航天员来校讲的梦想,中科院院士讲的数学思维以及计算机专家讲的超级计算机。这样的课表以及这样的“第一课”所讲的内容,难说不好,也难说没用。但是,说这些内容离小学生的生活、甚至离小学生的学习相去甚远应该没错。如果一个小学生不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不知道在火灾中可用湿被子隔绝有害气体,那么,再好的数学思维,再高级的超级计算机,再大胆的航天梦想,都有可能被随时“清零”。
实际上,现时一些版本的学校教材中,也不乏生活常识的内容。但是,许多教材缺乏多重场景设计,硬是将活生生的生活常识和学习常识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抽象规范,变成了让人怕而远之的条条绳索。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则直接略过,将之视为学生应该自学掌握的内容。而上述9岁女孩如果没有经过学校安全教育培训,没有受过火灾逃生培训,其今天的结果,不过是一则普通火灾新闻中的一个数字而已。
有人将现今社会中许多主动或被动“脱轨”者,说成是不适应过速变化的社会。而实际上,不论社会如何变化,总还是有一些基本的生活准则不变、甚少变或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准则,就在中小学所应教授的那些有用的东西中。
(原题为《小孩火海逃生缘于学校教了点有用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邦平)8月29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根据《四川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评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县(市、区)、市(州)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严格评审,日前该厅已命名金堂县佳荣...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