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春运”遇上“第一个春运”:铁路母女意外成战友
原创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再过几个月,大邑站客运员洪关静就要退休了,今年是她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
女儿周芋西是养马河站的一名货运员,今年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春运志愿者,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春运。
当“最后一个春运”遇上“第一个春运”,这对母女意外成了“战友”。不久前,周芋西以党员身份向车站党支部递交了支援春运的申请后,她被组织安排到大邑站,利用休息时间支援春运。
2月3日,周芋西早早起来,想到要去母亲工作的大邑站支援春运,她多少有些兴奋。“能和妈妈一起服务春运,我希望可以给她最后一个春运留下难忘的记忆。”
“西西妹来啦!”刚到大邑站值班室,大家就热情地跟周芋西打招呼。平日里,周芋西有空就来探妈妈的班,所以这位“新同事”对于车站职工来说并不陌生。
考虑到周芋西从没参与过春运工作,车站给她指派了师傅,这个师傅就是妈妈洪关静。
“工作中只能称呼我为师傅,不能叫妈妈。”为了让女儿尽快进入状态,洪关静特地和女儿约法三章。如何使用旅客检票操作终端、如何做好重点帮扶和应急救援……事无巨细,她都一一叮嘱。工作前,周芋西学着母亲的样子,对着镜子仔细整理着装。她主动提出帮母亲梳头。“以前都是你帮我梳头,现在换我来给你梳。”在周芋西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天都会在站台上等着妈妈,赶在她上班前帮自己扎好头发,这是她和母亲一天中短暂而难得的相处时光。对于儿时的周芋西来说,春运就意味着自己一个人。因为工作原因,聚少离多是母女俩的常态。从1994年参加工作起,洪关静干了整整27年客运工作,经历了27次春运。1997年,周芋西出生,在此后的8年里,洪关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成都往返资中的火车上度过。“那时候跑车,每天早出晚归,忙得像打仗一样。”回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的春运,洪关静最大的感受是“挤”,到处都是人挤人,大包小包把车厢塞得满满当当。
“在车上挤一天,下班之后只想睡觉,睡到凌晨三四点又要去上班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说起女儿,她心里满是愧疚。
等到自己参加工作,加入铁路人的行列,周芋西便对春运有了新的认识。“少数人的坚守,换来更多人的团聚,这样的工作让人很有成就感。”周芋西说。一家人和铁路结缘,要从周芋西的外公洪顺礼说起。“我从没和外公见过面,但妈妈常给我讲外公当年修建成渝铁路时的故事。”外公洪顺礼曾是一名铁道兵,刚入伍就投入到成渝铁路的建设中。脱下军装后,他留在简阳站成为了一名扳道员,直到1994年病故,与成渝铁路相伴46个春秋。
“妈妈从外公手里接过了接力棒,我又从妈妈手里接过了这一棒。”周芋西希望自己能够像母亲一样跑好这场“接力赛”。洪关静一招一式地教,周芋西一点一滴地学,很快就适应了春运志愿者的角色。看到女儿忙前忙后、热情服务旅客的模样,洪关静很是欣慰,她相信,春运的历练能让女儿迅速成长。午饭时间到,母女俩难得相聚的半小时,几句关心之后,洪关静的话题回到了“新徒弟”上午的工作表现上。
二十多年来,洪关静在家和女儿吃年夜饭的次数屈指可数。每逢春节,打一个电话,送一句祝福,母女俩就算是过年了。“今年除夕,我和妈妈一起过年,陪她站好最后一班岗。”这一次春运,周芋西深感多了一份责任,也多了一份对母亲的理解。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四川记者站(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胡志强 黄钰皓 杨柳 石本驹
图片:周成祥
原标题:《“最后一个春运”遇上“第一个春运”》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立峰)1月27日,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获悉,为期40天的2021年春运将于今日启幕,成都车站...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