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的“德阳答卷”

四川经济日报 2021-02-01 06:53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闫新宇

开栏语>>

“爬坡过坎,协同追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2020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上升为国家战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其长远目标,是在2035年建成以成都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

打造都市圈,不可能靠单打独斗,而要依靠抱团,需要“朋友圈”的力量,中心城市要与周边地区形成合理分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利益共同体,共生共存,共同繁荣。

眼下,成都都市圈是一个成长型都市圈,而非成熟型都市圈。作为追赶者,需要坚持世界眼光和全局思维,借鉴先进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成功经验,形成比学赶超、奋楫争先的强大气场。

作为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德阳提出“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奋力实现五个高于,加快构筑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从规划、交通、产业、民生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格局,成德同城化指数领跑成德都市圈。

今日起,本报推出《锚定“十四五” 聚焦德阳构筑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专栏,梳理德阳典型做法与经验,全方位盘点成德同城化取得的丰硕成果,以飨读者。

天府四川,川西沃野。

古蜀名城,千年文脉。

德阳,是长江文明和古蜀文明的发源地;

肩负着国家重托,因三线建设立市。

从三星堆的青铜之光,到三线建设的国之重器;

从成德同城化发展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历史浪潮中,德阳又一次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国家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先手棋”。

在近期公布的地方“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四川表示,要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促进全省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

省委也点名德阳,支持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

“国家战略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必须紧抓不放、全面融入”——德阳作答。

德阳肩负使命,责无旁贷。

德阳提出,全方位对标成都、学习成都、融入成都,构筑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十四五”时期,聚焦实现城市能级新跃升,将沿天府大道北延线和轨道交通线优化经济和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向南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新片区,推动中心城区由“旌湖时代”走向“两河时代”。

牢记重托方能不负厚望,锁定方向才能行稳致远。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全面开启,同城化效应日益显现,德阳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显示度、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各界对德阳的预期明显改善。

今天的德阳,区位条件更优,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产业发展更旺,是创新创业的高地;开放条件更好,是资源集聚的福地;生态环境更美,是宜居宜业的绿地。

面向未来,德阳蓝图已绘就——建设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如今德阳,各种重大机遇交汇叠加,各类有利因素加速集聚,正酝酿着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蝶变。

看活力 厚积薄发引爆发展热点

5910平方公里的土地,德阳对四川举足轻重,德阳毗邻成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叠合点。

构筑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德阳底气何在?

德阳的底气,依托雄厚的优势支撑。

德阳,是成都都市圈里同量级城市中距离成都最近的城市。如果计算城市原点,从成都原点到德阳原点,只有59公里。

如此地缘优势,德阳紧紧把握借力推动城市发展。

看产业,德阳产业基础雄厚,因“三线建设”立市、改革开放兴市,拥有国机重装、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国字头”企业,攻克了全球首台白鹤滩百万机组精品转轮、“华龙一号”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等一批“卡脖子”技术,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1,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1,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看区位,德阳区位优势明显,是距离省会城市成都最近的地级市,围绕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

看文化,德阳文化底蕴深厚,是长江文明和古蜀文明的发源地,境内三星堆被誉为世界奇迹和古蜀根脉,德孝文化、三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剑南春、国之瑰宝大熊猫、人间烟火川剧川菜闻名全国、享誉世界。

当前,随着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实施和省委高位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德阳继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迎来第三次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因势而谋,乘势而为,德阳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着力推进“三地两区”建设。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经济实力、产业规模、资源禀赋、科教人才在中西部地区都是首屈一指,在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放大局中地位十分突出。

德阳通过融入成都发展,共享成都的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发展平台,就能够形成“成都优势”为德阳所用,赋能激活“本地优势”的相互叠加,可以更迅速、更便捷、更深层次融入新发展格局,打开新的发展空间,迎来新一轮蝶变提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早在2011年,成德两地部分部门和县市就建立了合作机制;2013年,两地又签订了《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等“1+8”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实质性的合作之路。经过多年的推进和发展,目前两地在交通、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绩。可以说,在同城化发展方面,成德两地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德阳对标省级层面,优化调整市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的10个专项工作组;联合成眉资建立了同城化发展“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形成横向协同、上下衔接的工作体系。

强化规划协同,顶层设计。德阳坚持成德眉资全域规划理念,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和约束性,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同构建“1+1+N”都市圈规划体系。《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成德眉资“三区三带”空间发展规划》等9项规划基本完成,《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公共服务共享工作计划》已印发实施。

对照成都都市圈建设任务和计划,德阳还印发《成德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起步期2020—2022年)》《成德同城化发展2020年度任务清单》《成德同城化发展2020年重点推进项目》。推行“项目制+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建立成德同城化发展2020年度任务分级分类管理台账,将126项年度任务分为重点推进22项、积极促进68项、持续跟进36项,逐项明确形象进度、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做到步调一致、精准发力,目前,126项年度任务均顺利完成。

此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2020年度重点任务德阳负责142项、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重点任务德阳负责28项、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2020年重点任务德阳负责31项均有序有力稳妥推进。

看动力 “双轮驱动”催化产业倍增

作为古蜀名城,德阳如何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

“以产业为本,铸德阳实力”成为德阳破题首举。

2020年11月13日,伴随着一阵汽笛声,一趟装载着50个集装箱的列车从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黄许镇站驶出。

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姐妹港”,此后,常态化开行的“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将从这里始发,经成都国际铁路港联动并加挂,抵达钦州港港区后实现出海。

“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在建设时,就定位与成都国际铁路港互补发展,比如我们共同招商引资的时候,就采取了‘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的合作招商模式。”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服务中心发展研究部负责人说。

同样协同定位发展的,还有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这是一座全省首批省级职业健康示范园区,集中发展数字经济、医药、食品及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在引进园区项目时,同样签订了一批“总部在成都、生产在德阳”的企业:京东、云虫、源基制药、不亦乐乎科技等等。如今,京东已在广汉登记注册7家公司,2019年销售收入53亿元,纳税4799万元,2020年零售额80亿元,纳税8048万元。

正是这样“扬长避短”错位互补,让成德两港快速融入国际物流大通道、让辐射全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电商运营结算中心落户德阳,将“德阳造”输出更远的地方。

德阳推进平台开放,产业协作带提速建设。协同推进“三区三带”产业协作带建设,研究制定成德临港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编制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项目131个,总投资2644亿元。

成德联合成功申报高端能源装备优势产业集群,着力在装备制造领域打造互为主次、相互配套的产业生态联盟。2019年,德阳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省25.6%,在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成德两地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配套合作。从全市看,2020年,德阳已承接成都产业转移企业逾79家。项目总投资 214亿元,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

着力强链补链,产业协作有力推进。制定德阳参与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建设方案,摸底入驻意向企业32家。打造成德眉资工业政企互通供需对接平台,入驻企业1000余户。

深化结对共建,同城支撑点加快形成。德阳各县(市、区)和产业功能区精准定位载体功能,一一对标成都先进地区,推动寻标对标成果转化为成德同城化发展的路径举措。

凯州新城纳入成都东部新区协同区,重点打造0.8平方公里核心启动区,与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资阳临空经济区、眉山东部新城共建七城联动发展格局,共同打造龙泉山东翼万亿产业带。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与成都市新都区共建现代物流产业园,联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看张力 枢纽建设支撑夯实发展基础

挺进成都都市圈北部增长极,构造“大城格局”不可少,路径何在?

德阳作答: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推动中心城区由“旌湖时代”走向绵远河、石亭江“两河时代”。

发展理念上,德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始终,协调人、城、产三者关系,全域建设公园城市。

城乡融合上,德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做好乡村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产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

承载支撑上,德阳构建“9高13快13轨”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协同推进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作为距离成都最近的地级市,德阳着力交通同网,通勤便捷不断提速。

全面融入成都轨道网、城市干道网、公铁空枢纽网,目前德阳与成都之间已建成高速公路6条、干线公路4条、铁路4条,开通跨区域公交5条;成德动车公交化运营,每天运行列车已达100趟以上,最快仅需23分钟;开通成都地铁3号线、5号线摆渡车,无缝对接成都地铁网。

2022年天府大道北延线全线建成后,从德阳市中心一路畅通无阻,半小时可直达成都二环路。这条串起成都平原的“中轴线”,让成德两城无缝对接,双城生活更加通畅。“住在德阳,成都工作;或住在成都,德阳工作,已经成为两地市民就业新趋势。

加快边界融合,先行样板区初具雏形。3个毗邻区县间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集中发布并启动实施,规划面积3088平方公里,共计划实施推进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3644余亿元。

广汉和青白江在全省率先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实现首批33项审批服务跨区域通办,金(堂)广(汉)中(江)仁(寿)安(岳)70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跨区域通办范围,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青广教育城融合发展示范点、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精品示范项目,中金构建稳定高效的人力资源供求通道。

成德同城,如居一城。近年来,这列不断提速的“同城快车”,吸引了京东、华为、百事、美信国际、深兰科技、中国一汽、万达、保利、绿地、碧桂园等一大批品牌企业深耕成德同城化,致力于给两地人民带来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高标准的社会服务,持续助力都市圈发展与腾飞。

当前,成德两地并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多种政策机遇叠加、多重优势加速释放,成德同城化发展呈现出光明的前景、拥有着无限的可能,一张“天府新未来”的锦绣画卷正在成都之北徐徐铺开。

新闻推荐

从低端制造到实现专利技术63项,他助力企业跻身全国行业翘楚:力争五到十年成为国际一流医疗专项工程智造企业

工人正在焊接氧气阀门?名片喻波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长期工作在医用气体系统设计一线,先后主持设...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