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畅通的立案通道
法官走山路上门立案本报记者吴江萍曾昌文吴显云周夕又 文/图
点位:简阳
“现在鲁大爷和儿子、儿媳的矛盾解决了,鲁大爷也满意你们的调解,也特别感谢你们当时能够到他家去帮助他。”3月21日,本报“新春走基层”采访组走进简阳市法院的贾家法庭,听到五指乡村干部给该庭庭长曹颍讲述村民鲁大爷现在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简阳市法院努力发挥家事审判的诊断、修复和治疗作用,在推动家事文化建设、心理学、社会学专业支持、反家庭暴力整体防治网络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努力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走山路法官上门调解
鲁大爷今年86岁,老伴今年80岁,有两子两女,目前老人随小儿子共同生活,但因为小儿子不尽赡养义务,鲁大爷多次请村社干部调解,在村社调解无效后,鲁大爷走了10多里山路来到镇上,向贾家法庭寻求帮助。法庭法官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决定到老大爷家中上门立案,避免老人来回奔波。
第二天,法官税旭东来到鲁大爷家中。看见法官和村社干部走进院子,鲁大爷赶紧放下手中的东西,边拉着法官的手,边抹着眼泪。税旭东扶着老人坐下,不停地劝慰他。原来,小儿子现在的住房是鲁大爷所修,由于对小儿子的偏爱,在农村宅基地确权期间,写上了小儿子的名字。但是,小儿子儿媳和老人在一起生活久了,矛盾越积越深,已无法共同居住。
法官在了解鲁大爷家的具体情况后,现场组织老人的儿女进行赡养调解,同时对其子女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进行了说服教育,初步达成了两个儿子每人每月支付老人生活费100元的调解协议,老人搬到大女儿家中生活。“现在鲁大爷没有来找我们了,老两口天天种菜还高兴得很。”五指乡村干部说。
离婚前先看心理疏导片
记者了解到,除了赡养纠纷,简阳市法院还着重定位婚姻纠纷,开设“五个课堂”,以点带面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离婚之前,你和对方沟通过吗,也许一次真诚的沟通和自己些许的改变,就能挽救婚姻,单亲家庭的孩子极易出现自闭、自卑、自责等性格弱点……”走进简阳市法院,首先面对的不是严肃的审判台和法官,而是温馨的家事调解、心理疏导室,还有法院组织法官自编自导的心理疏导教育片——《离婚,您真的准备好了吗》,通过直击婚姻核心的四问四答,帮助当事人理清思路,了解内心真正的想法,冷静处理婚姻危机。
记者了解到,在审理家事纠纷时,简阳市法院首先要求申请离婚的当事人在专门的家事调解室观看此片,再充分与当事人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当事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立即引入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疏导和干预帮助,“我们目前正在建立包括国家、省、市级的心理疏导师名册,并将建立心理医生驻庭机制,也将拍摄系列心理疏导片,更系统全面的关护当事人的心理健康。”简阳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陈巧茹和苏珊济济一堂洋粉丝本报记者孟蔚红文图提要今年正月初三至十八,由陈巧茹带队,以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院为主要班底的18人交流团,辗转于美国西部城市洛杉矶、西雅图的博物馆、图书馆、大学、中...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