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 未来五年 成都教育将有这些大动作
记者在3日市教育局召开专题通气会上获悉,《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对成都全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布局。其中包括公建配套学校必须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交付使用,优先原则必须纳入土地出让方案。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将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纳入新建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规划条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并联审批单位,参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据悉,各中心城区政府要按照《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制定分年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建设计划,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标准组织实施,三年内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36处。
解决“乡村弱”与“城镇挤”问题
根据意见,《实施意见》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四个优先:规划优先,文件要求各区(市)县政府优先编制所辖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同时要求提高学校千人学位比、生均用地面积等规划指标;用地优先,文件要求积极探索实行义务教育用地储备制度,足额保障义务教育用地;建设优先,文件要求公建配套学校必须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交付使用,同时提出建设标准高的优先,要求实施公办学校建设时,有区级建设标准且不低于国家标准的,优先遵照各区建设标准组织实施;投入优先,文件要求区(市)县政府健全“扶弱保底”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和“城乡统一、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要求教育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保障学位严重不足地区和薄弱学校需要。
在解决“乡村弱”与“城镇挤”问题上,文件体现了“统筹”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包括:统筹城与乡的统一,统筹解决“乡村弱”与“城镇挤”问题相结合;统筹学校规划、建设与用地相统一;统筹学校建设等基础性硬件条件与教师等关键性软件资源配置相结合;统筹学位供给保障与学位结构优化相结合;统筹资源配置与管理水平、教育质量提升等内涵发展相结合;统筹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与切实解决好“随迁子女”就学、“留守儿童”教育、控辍保学等特殊群体就学等问题;统筹“以县为主”的发展方式与市域统筹相结合方式。
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据悉,中心城区三年内,也即是到2020年,将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36处。按照文件,成都未来五年将加快公办学校建设进度。文件特别要求各中心城区政府要按照《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制定分年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建设计划,三年内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36处。郊区(市)县政府要按照《布局规划》,根据学位需求,参照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制定本辖区年度建设计划,明确建设主体,并督促各建设主体按计划开工建设。
此外,成都将进一步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区(市)县政府严格落实成都市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规划及当地专项规划。加强入学管理,合理确定入学范围,严厉查处因择校产生的大班额现象。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简阳市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其余区(市)县2018年基本消除60人以上超大班额,起始年级严禁新产生56人以上大班额,到2020年,小学班额严格控制在45人/班、初中班额严格控制在50人/班。
有效优化城乡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据悉,成都未来五年,公办中小学教师副高级岗位比例将提高。按照文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学历结构。文件提出大力支持城乡学校教师提升学历,对公办义务教育及幼儿园教师在职提升获得本科学历的奖励1800元/人,对公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在职提升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奖励6000元/人,到2022年,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教师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严格落实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推进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改革工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能力水平。
优化职称结构。文件提出健全成都市优秀教育人才评选办法,推进“未来教育家”等培养项目,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助力计划”。文件提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公办小学教师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到15%、公办初中教师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到20%。文件还提出要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
优化学科结构。文件提出坚持“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面向全国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要求“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优秀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开齐开好国家课程,配齐配强音体美教师”,并“按照1000∶1的标准配备中小学心理教师”。
优化区域结构。成都将坚持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依据区(市)县义务教育在校生变化情况动态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健全编制跨区域调整机制。对新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不足的,可采取调剂一般事业编制的办法予以保障,不断提高城乡学校教师配备的科学化、精细化、优质化水平。
进一步研发天府文化实践课程
据悉,成都未来五年将进一步研发天府文化实践课程,打造天府学堂。
依据文件,为了强化文化育人的精神内涵。成都未来将以“天府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弘扬“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研发天府文化实践课程,打造天府学堂,开展天府文化主题活动,推动天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彰显文化育人特色。
同时,成都将进一步强化全面发展的身心素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提升。让每位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1-2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科技和环保、国防、禁毒防艾等专题教育以及法治教育。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强化综合发展的质量评价。把学生的品德、学业和身心发展水平与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作为中小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和做法。并进一步强化适应未来的国际意识。围绕学校育人目标整体组织规划,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读本,建设华文教育基地和国际化窗口学校,到2020年,教育国际化实现度将达到85%。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据悉,成都未来将更加注重政策倾斜扶持学校快速发展。
按照文件,成都将关注和促进所有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升学校品质和学校管理标准化水平;通过大力支持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和“一校一品、一校一景”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同时,注重政策倾斜扶持学校快速发展。包括通过“新优质学校”培育、指标到校生等政策倾斜和扶持,促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进一步落实好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寄宿制学校和农村地区不足500人的学校给予倾斜。
此外将注重制度和机制创新。发挥好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包括实行学区制、名校集团发展、学校结对帮扶、跨区域委托管理以及均衡师资配置、鼓励名校长交流任职、统筹教育科研力量指导帮扶、与高校共建共享附中附小等方式,有效缩小校际差距,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
保证随迁子女就学
据悉,成都未来将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未来五年,成都将进一步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以流动人员“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条件,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简化优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并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据了解,市教育局将在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后,探索研究随迁子女就学机制。
此外,文件在规划上强调要求各区(市)县政府要结合城区规划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等,编制所辖行政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
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
据悉,成都未来将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文件要求公建配套学校必须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交付使用,未按土地出让方案及合同约定时限建设学校的,不得发放经营性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预售许可证,不得办理建设工程竣工备案。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件专门提出未来成都将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文件规定将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纳入新建公办中小学及幼儿园规划条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并联审批单位,参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此外,成都未来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交钥匙”工程。文件要求公建配套学校完成竣工备案后,建设主体在三个月内实体移交属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年内完成产权权属办理手续。
本报记者 赵子君
新闻推荐
“三绕”南段126公里通车 暂免费 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 简阳1.5小时到蒲江
成都“三绕”南段今日正式通车。昨日,记者率先进行了试跑,看到沿途标示标牌和交安设施已安装完毕,双向六车道可一路畅跑。据悉,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阳至蒲江段(“三绕”南段)全长126.3公里,开通初...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